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敦和·善识计划:点燃慈善通识教育的星星之火

2020-10-30     人阅读


本报记者 王冰洁 高一村

开栏语

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慈善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呈现出勃勃生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慈善理念的普及力度不够,慈善人才紧缺,慈善教育亟待加强,慈善资源调动、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等。有鉴于此,中国社会报社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推出《贯彻慈善法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专栏,聚焦慈善领域共性问题,褒扬善行义举、传播慈善文化、汇聚业内共识、探索发展之路,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贡献行业力量、提供智力支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对于公益界来说,专注慈善通识教育的敦和·善识计划(以下简称善识计划)犹如一粒小石子投向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善识计划在大学生中传递慈善知识、传播慈善理念,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与社会互动的窗户。有可能在当下或未来的某一天,这批学生会身体力行或带动身边人了解慈善、关注慈善,成为捐赠者、志愿者甚至慈善从业者。这些,就是善识计划的初衷和使命。

据了解,善识计划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敦和基金会)和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由敦和基金会资助,自2019年9月起在全国20所高校开展。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每所高校招募一位老师,在大学生中开设全校慈善通识选修课。

据了解,由基金会资助、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慈善通识教育,这是近年来首例。日前,善识计划首期结题,一年过去了,这粒小石子激起了怎样的微澜,引发了哪些共振?本报记者采访了项目发起方、资助方、授课教师和学生等相关人员,深入走进这一公益项目。

为慈善通识教育“缺位”破局

“201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现实情况却是目前国内高校的慈善教育依然跟不上慈善事业发展的脚步,无法满足慈善事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敦和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叶珍珍认为,当下的慈善教育与慈善事业发展“同框不同况”。

记者了解到,与目前国内几所院校开展的慈善学历教育探索和实践相比,慈善通识教育“缺席缺位”的状况尤为严重。慈善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中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规模,多年来,为数不多的老师和院校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且相关课程大多并没有获得属于“慈善通识课”的独立身份,散见于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或民俗学等学科中,仅为学院选修课。

善识计划申报之前,为了掌握授课教师参与情况,善识计划发起人之一、公益慈善学园创办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对106位高校老师进行了电话调研。结果显示,50%以上的老师对该项目的意义和价值表示认可,并愿意参与其中。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薛红说:“善识计划回应了时代发展,呼应了中国慈善现状,能够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其中。”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首批 20所高校、20位老师,在经历了资格资历审核后入选,成为试水先行者。

体验式慈善融入社会实践

善识计划采取“高校教师+实务工作者”的双师制,除了授课老师外,还会邀请公益组织从业者为学生授课。课程体系设置为“3+X”,其中“3”指的是“慈善文化与伦理、社会创新与公益创业、社会与公益”三门核心课程,“X”是其他授课教师自设课。

“我们研发了三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料包,包含导读、大纲、PPT、授课书目等资料,供授课教师借鉴。善识计划支持教学创新,不设太多框架,倡导由老师主导课堂。”李健强调,善识计划首期的定位是先行者的探索,希望从中挖掘出向更多高校复制和推广的潜力与模式。

体验式慈善教学法便是善识计划中涌现出的“硬核”教学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鼓励学生“走出去”,从课堂走向社会,亲身参与慈善实践。疫情期间,参与善识计划的多位老师都采用体验式慈善教学法,让学生以参与公益的形式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马玉洁开始思考自己所开设的“公益十讲”课程如何在线上进行。基于对慈善通识教育实践性的定位和认知,马玉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体验式慈善的方式,让学生与疫情近距离接触,对公益有更直观、更理性的认知和思考。

她给班上的34名学生每人发送了100元的红包,要求学生通过调研确定此次疫情期间需要帮助的群体或解决的社会问题,之后选择一家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进行捐赠,并对受捐项目的后续进展持续跟进,全程需要四周。在这个过程中,每周提交一篇相关的课程作业,并于活动结束时写下自己的心得。

很多学生从一个从未有过主动捐赠经历的“局外人”,一点点变成关注和参与公益的“局内人”,他们感觉和时代、社会有了密切的联系,对公益也有了更为理性的思考。

“为疫情期间空巢老人捐出的100元让我感受到这次抗‘疫’行动中有我的存在,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公益慈善的价值。”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吴培则说。

“善识”原点的辐射效应

对善识计划的发展愿景,敦和基金会和项目执行方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从远景来看,双方希望借助善识计划的实施,让慈善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形成独立的慈善教育学科体系。

“教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健认为,中国慈善教育要分阶段、分步骤、分领域开展,在善识计划的远景规划中,通识教育是第一步,通识教育进课堂,慈善文化进校园,在大学生中传播公益理念;第二步是开设慈善教育选修课,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慈善;在前两步的操作中,一些发展成熟的学科作为专业必修课纳入慈善学历教育。

“从慈善通识课程到慈善学历教育,投入度逐步递增,两者之间还有其他形态,整体呈现梯级递进关系。”叶珍珍说,“善识计划是一块‘投路石’,投石问路,期待在项目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培育青年学生的慈善意识,为慈善教育的长期发展储备师资力量、开发核心课程。”

从近景来看,双方希望善识计划发挥“原点”作用,产生覆盖教师、学生、慈善教育学科建设等的辐射效应。

“善识计划是一个致力于‘多赢’效果的项目,参与各方都会从中受益。”李健说,“教研相长,项目为老师们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让原先孤军作战的他们不再孤单。”

8月27日,公益慈善学园与敦和基金会联合举办了全国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近百位对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及实务人士在腾讯会议直播间相聚。“研讨会让我们这样一批长期坚守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一线的老师们相聚相知,找到了归属。”薛红说。

参与善识计划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程的学习开始了解公益、关注公益,培养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吴悠认为,慈善通识课让自己开始学会深入思考和参与社会事件:“浏览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我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文字,而是有意识地去探寻背后的原因。我感觉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参与度比以前高了很多。”

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