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人阅读
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的筹款总额从2014年的4.36亿元,增长到了近期每年近100亿元的规模,近几年每年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近期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数字慈善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数字慈善在过去10年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慈善领域增长速度和活力最为突出的方面。
“数字慈善指的是借助于互联网、数字工具等开展的慈善活动或形态,包括慈善捐赠数字化、公益行动数字化和机构管理数字化三个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卢玮静代表研究团队解读报告时表示,本报告调研历时一年多完成,从数字慈善的内涵外延、发展脉络、治理格局和未来趋势等角度进行了探究,以互联网慈善募捐平台为样本比较分析数字慈善典型案例,深度挖掘了不同主体开展数字慈善的业务场景和作用价值,基本表明了当前我国数字慈善的发展状况。
报告研究显示,过去10年间,中国数字慈善以捐赠和交互为核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与跨越。
“首先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慈善募捐和捐赠方式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跃升。”卢玮静表示,在线上捐赠兴起之前,中国的公众捐赠潜力在一定程度上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我国公众捐赠在数字化时代之前,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没有被挖掘,大家缺乏表达慈悲之心的机会或被触发的契机。互联网通过线上的方式,触达到广泛的社会公众,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借助于互联网建立起了捐款人与公益项目之间的联结和信任。
“数字慈善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人可公益、指尖公益成为了现实,带来了第一个台阶的跨越。”卢玮静说,线上捐赠的快速发展也来自于我国互联网募捐平台的增长和发展,从2016年开始到2022年11月,民政部遴选认定了三批互联网募捐平台,目前正在运行的有29家平台。
第二次跨越,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创新多元的行为公益扩大了公众参与慈善的流量规模。行为公益即“在线助捐”,是指公众和用户通过线上助力公益捐赠的行为。
报告认为,行为公益最大的价值是降低公众参与公益的门槛,扩宽了公益的边界,让公众逐渐了解公益、熟悉公益,并养成关注和参与公益的习惯,最终走上捐赠的层面。相比传统的公益捐赠方式,许多行为公益比如运动捐步数、消费捐赠等,搭载了相关的公益场景,其趣味性、娱乐性更能够打动捐赠人的参与和关注。
“数字慈善第三个跨越,是公益深度嵌入互联网生态。”卢玮静表示,借助更多数字化工具,使捐赠人、志愿者、慈善工作者、爱心人士融入数字慈善生活,推动了慈善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慈善效能,促进了社会信任。
报告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数字慈善的发展还面临一定挑战。
首先,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数字人才始终是数字慈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但在慈善行业中仍然存在瓶颈。
报告显示,很多具有互联网企业背景的互联网募捐平台之所以能够带动数字慈善的创新,很多还是来自互联网企业带来的资源、技术和有数字化背景人才的加入。报告认为,整体而言,公益慈善领域内数字化相关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仍然极为稀缺,大部分的资源也容易集中在头部互联网募集平台和公益组织层面。这使得大部分公益组织尤其是中小型组织目前基本上没有办法启动数字化转型,其主要的数字化方向还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线上募款,其余部分很难获得发展。
其次,捐赠人、以公益慈善组织为主的受托人、受益人三者如何使用数字媒介匹配供需,打通虚拟与现实的障碍,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报告发现,虽然目前一些互联网募捐平台和公益组织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打通“捐款人——公益组织——受益人”的体系,但实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再有就是在数字慈善的治理格局中需要突破和创新。报告研究发现,目前在数字慈善的治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诸如底线监管缺乏抓手,暂时存在真空地带;互联网募捐平台存在着运作出发点上和定位认知上的差异,影响着平台运作;互联网募捐平台和公益组织的责任混淆,缺乏行业自律和共建体系等等。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网站平台、社会力量如何通过线上线下高效协同,让各方主体从行业角度来推进共建的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挑战。”卢玮静说。
报告发布会上,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庆委分享了该基金会在数字慈善领域的实践探索。他表示,“蚂蚁森林”“蚂蚁庄园”“蚂蚁新村”和支付宝公益平台等公益产品,通过丰富有趣的场景,吸引了亿万公众参与“人人慈善、随手公益”。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晓青表示,下一步中国慈善联合会将重点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在促进行业自律、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慈善行业的数字化、专业化水平。(赵莹莹)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