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2023-03-09     人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军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张 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为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原会长王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让全体老年人都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我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此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理解?

王建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增速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自身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也是解决全球老龄问题的关键。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位全局、着眼长远,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全面部署、协调推进老龄事业改革创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和对策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原则、目标、方向和重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重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党的二十大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部署。与此同时,老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统筹推进,老年人保障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养老孝老敬老环境不断优化,我国老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但也要看到,与新时代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相比,我国老龄工作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基础、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必须着力解决。

记者:着力解决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存在的问题短板,从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上来看,关键着力点在哪些方面,或者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王建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应当抓住四个关键词。

一是积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因此,要客观、全面、辩证看待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晚、速度快,任务重、基础弱,环境和条件复杂,文化底蕴特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相交织,与新型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步,这些特殊性使得我们必须努力探寻中国特色的老龄化应对之路,实现“中国特征”向构建“中国优势”转变。

二是健康。从人类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来看,健康老龄化是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手段。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相继出台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及《“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强力推进健康老龄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老年人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这是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显著标志。但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任重道远。

三是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重申“系统观念”。健全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要通过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等来实现。同时,健康中国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协同,养老事业和产业要协同,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要协同,传统服务和现代服务手段要协同,居家社区机构要协同,医养康养要协同,都是对系统观念的贯彻落实。

四是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共同富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这些重大部署都体现了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通盘考虑老龄问题。近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老年优待政策,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等,都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契合,最终目的是实现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对于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王建军:“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人口老龄化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引导。进一步引导全民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社会。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加强对老年人正面形象和积极作用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

二要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政策的方方面面。推动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贯彻“年龄平等”的原则。加快发展银发经济,研究制定老龄产业引导目录、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推进老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各类产品和服务项目,推动养老服务与教育、医疗、保险、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三要大力强化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加快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试点,推进异地住院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经营难等突出问题;加快补齐老年人精神关爱、心理疏导等短板;实施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敬老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建立完善独居、空巢老人定期探访制度、关爱服务制度;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提升综合监管水平。加大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供给。推进老年人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加强对老年人膳食习惯的科学指导,强化对老年人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早诊早治、规范治疗、医防协同。加强老年医疗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维持、疾病预防和治疗康复中的特殊功效。深化医养、康养结合。

四要进一步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完善有利于子女履行赡养、照料老年父母责任的支持政策,深入开展中华孝道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探索以“时间银行”为载体的助老志愿服务新途径。丰富和提升老年社会优待服务。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示范创建,加强居住社区的公共场所和设施的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和建设。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加强老年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种志愿服务。

五要健全有利于落实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老龄事业发展重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议事日程。落实各级政府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应尽职责。建立健全相关的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引导、规划引领、法律规制、督促检查等方面工作机制。重点发挥各级各类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激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老龄工作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来源: 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