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人阅读
9月6日,第十届“上海公益伙伴日”举办之际,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做客“直通990”特别节目,与大家共话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公益话题。
专业优势,助力精准扶贫
鼓励、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上海的对口支援、脱贫攻坚,是民政部门着力推动的工作。
仅2019年,上海参与扶贫工作的社会组织就有191家、扶贫项目675个,扶贫资金10.34亿元,其中7.6亿元用于外省市扶贫。其中,2.45亿元的支援对象是国家最深度贫困地区,即“三区三州”地区,共计246个项目,受益对象130万人次。
2019年,根据民政部安排,上海对口帮扶云南迪庆洲、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等16个深度贫困县。按照“当地所需、上海所能,精准扶贫、有效对接”的原则,市民政局确定了“助医助困、助学助残、能力建设、技能培训、科技农牧、基础建设”等方面总计46个扶贫项目,发动社会组织认领,很快被60家社会组织认领一空。一年来,上海社会组织已总计开展76个公益项目,投入5465.2万元资金,支援上述16个深度贫困县,累计有15万人次受益,充分体现了本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和公益情怀。
在参与对口支持,助力脱贫攻坚中,上海的社会组织始终坚持政社合作,注重项目化运作。坚持专业优势,注重链接整合资源;坚持授人以渔,注重长远实效。
多元参与,助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组织是上海建设的主体之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始终是上海社会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基本方向。多年来,无论从总量上、规模上、结构上,还是布局上,上海社会组织发展始终与本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建设保持同步。
上海的社会组织类型齐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密切对接。目前,上海社会组织涵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有上海慈善基金会这样全国领军慈善组织,也有上海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这样的行业协会巨擘,更有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国际海事亚洲技术合作中心等有影响力的涉外社会组织。无论是从宽度上、还是广度上,上海社会组织都可以深入参与上海城市的改革发展。
上海社会组织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紧贴上海的发展战略,以及承担的国家使命。陆续成立了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上海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交流合作中心、上海白玉兰谈家桢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会等一批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社会组织。
顺应趋势,勇担使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从2019年起,市民政局就积极探索推进长三角社会组织登记,最终形成了长三角社会组织登记的工作思路和方案。
明确长三角社会组织登记,要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领域和重点行业,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交流、民生服务、综合交通、环境保护等;要符合基本条件,如,业务领域要具有覆盖性,体现长三角区域集聚效应,以及具有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力。登记的类型,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县级异地商会为主。
目前,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上海长三角乡村振兴人才发展中心、上海长三角能源研究院、上海长三角品牌创意设计促进中心、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等一批长三角社会组织已完成登记。这几家社会服务机构虽处于初创期,但都站在国家战略起点,顺应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趋势下,开展与长三角区域的相关合作和融通,力争打造区域社会组织品牌。
有作为,贡献大,以独特优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上海一直把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发展重点,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差异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数量已达5176家,占全市社会组织总量的近30%。这些组织在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回应市民百姓关切、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增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独特作用,已日益成为社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
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出独特优势。社区社会组织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对群众需求摸得更准,可以补充政府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当社区中出现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时,社区社会组织这时候是很好的“减压阀”“缓冲器”,社会组织了解问题,抓得住主要矛盾,能更好地化解冲突、缓和矛盾。社区社会组织具有多样性,功能各异,他们和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街道办事处等通力合作,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社区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不少社会组织能够敏锐捕捉社区群众需求,灵活适应群众个性化、多层次需求。(市民政局)
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