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 人阅读
——服务与百姓更近 社区与百姓更亲
本报记者 祝 闯
“现在的社区非常时尚,我很喜欢”“办事只要跑一个窗口就行了”“来社区参加活动顺便就把药拿全了”……这些都是重庆市渝中区新打造的“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给社区居民带来的新感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渝中怡家”社区服务做到了居民有需要、社区有服务。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建成区、老城区,城市化程度高,居民对美好生活有着更多新期待。近年来,区民政局通过优化社区布局、重构社区服务、开展“三上三清”行动、深化“五社联动”等举措,精细化打造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社区服务,也逐步形成了“渝中怡家”社区服务品牌。
社区服务空间更大、功能更全
暖色调的灯光下,家长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旁边的书架上摆着种类丰富的书籍,开放式的办公区前台,居民正在咨询、办事……走进改建一新的上清寺街道美专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放、时尚、温馨、亲切、舒适的氛围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美专校社区属于渝中区的老旧居民住宅社区,社区服务存在机关化现象,空间不小,但是居民活动的地方不大。2020年6月,为了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服务与百姓更近、社区与百姓更亲”的“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区民政局、街道和社区专门邀请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和居民一同设计改造。
“改建后,社区‘两委’干部不再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办公和封闭区域缩小至整个服务中心面积的30%以下,超过70%的区域整体打造为‘城市公共客厅’,包含会客厅、议事厅、休闲厅和图书室、警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美专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郢介绍说,传统的隔离式服务窗口也变成了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工作人员AB岗轮流在平台值班,民政、人社、医保、公安等10余个部门的38类数据实现了共享,形成了“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新型社区工作模式,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美专校社区辖区内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周边写字楼集中、小微企业较多,“城市公共客厅”为辖区企业及员工设立了小微驿站,设有咖啡区、烘焙区、茶室和健身区,满足附近上班的人们网上办公、业务洽谈、休闲放松的需求。
美专校社区还联合渝中区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设立“一角咖啡”项目,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公益性就业岗位,而且每卖出1杯咖啡,就向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出0.1元,专门用于帮助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就业创业。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营造出了社区生活便利化的场景。”上清寺街道办事处主任高盈介绍说,上清寺街道已经打造了5个“渝中怡家”,不少社区还将便民茶馆、烘焙坊、瑜伽健身房、红色影院等服务引入其中。后续,所有的社区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渝中怡家”。
为民服务速度更快、队伍更大
“2020年5月,根据重庆城市社区设置规范,渝中区民政局按照常住人口8000人—1万人和‘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标准,统一调整了社区规模,将76个社区扩至79个。同时,按照成熟社区400户1名、老旧社区250户1名的标准为所有社区配齐了专职社区工作者。”渝中区民政局社区治理和区划地名科负责人刘京告诉记者,2020年8月,区民政局开展了“三上三清”行动,要求社区工作者勤“上门”做到民情“清楚”、多“上路”助推环境“清爽”、肯“上心”保持干群“清亲”。
2022年2月,家住石油路街道民乐村2栋1单元的张国英老人向社区反映“因厨房水管漏水,导致自家墙面开裂,影响正常生活”。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来到张国英家中,了解漏水情况,联系施工单位,更换了水管,修补了
“没想到办事效率这么高,还打电话进行回访,真是认真负责又贴心呀!”张国英不禁竖起大拇指。
据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书记何腾介绍,老旧小区改造后,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为民物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建了“小区帮帮团”。目前,“小区帮帮团”的服务实现升级,纠纷调解“爱管事”、安全维护“小喇叭”和物业服务“金扳手”等志愿服务队已分别完成组队。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渝中区1360名社区工作者累计走访群众112万户次,收集解决油烟扰民、活禽饲养、民宿纠纷、加装电梯等问题2.1万个,实现了社区服务从“等群众上门”到“送服务上门”的转变。
为老服务项目更多、照护更细
“我每天中午、晚上都在社区食堂吃,菜品多还便宜,吃完就到楼上听其他老人弹琴、看他们跳舞,家里的药没了还能在这里拿。”在解放碑街道沧白路社区居住了20多年的李阿姨述说着她现在的生活,既省心又安逸。
“在打造‘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过程中,我们通过公建民营的模式将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引入社区服务中心,共用部分场地。”据沧白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雨汐介绍,养老服务中心的进驻,让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养老。养老服务中心链接的专家坐诊、助浴、助洁和健康管理等专业服务,辖区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
据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可以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安装一套智能设备,可实现对水、火、电、气的安全探测以及对老人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在居住环境和健康情况发生异常时,数据会传递回养老服务中心,由系统调度就近派人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除了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外,渝中区还通过深化“五社联动”健全社会力量共建机制,让“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社区先后培育959家社区社会组织,培养1100余名社会工作者,设立社区发展、学海扬帆等10个慈善公益基金,实施526个公益服务项目,直接服务居民16.4万人。
“‘渝中怡家’既是公共空间,也是服务场所,更是党建阵地和治理平台。”渝中区民政局局长马佳说,把社区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并取名“渝中怡家”,寓意为“渝中一家人”,目标是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亲民、服务更多元的高品质社区服务,让社区服务真正落到群众期盼处,让社区治理真正治理到最末端。
来源: 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