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人阅读
以评促建完善管理 立足长远建设品牌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品牌公益成长之路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分别于2012年和2018年接受民政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两次评估均处于基金会发展的关键节点,对基金会发展意义非凡。2012年,基金会正处于探索期,第一次评估帮助理清了方向,为机构全面转入发展期夯实了基础、打开了思路,其后几年,基金会战略方向逐步明晰,方法体系日渐完善,组织管理和资助效果不断提升。第二次评估进一步查漏补缺,全面规范了管理流程,为扩大社会影响积蓄了能量。
(一)初次评估助力转型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2009年成立后,一方面注重“打基础”和“立规矩”,为基金会长远发展考虑,严格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流程可以规范。基金会发展初期尝试探索“理性公益”,持续扩大投入公益资源,但资源配置的社会效应仍待检验。
2012年,基金会迎来民政部首次等级评估。基金会将评估当作提升管理、全面转型的一次契机。一方面,仔细解读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及《基金会评估指标》,查漏补缺。评估指标涉及机构治理、工作绩效、合规管理等各个方面,范围广泛,内容详细,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意义,是基金会对照执行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专家组现场考察中,也对基金会工作进行了全面审核,并协助梳理回顾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比如:
l 在战略层面还有所欠缺,还未明确基金会的中长期目标及实现路径
l 还没有形成社会影响大、社会效益好、有鲜明自身特色的品牌项目
l 项目后期的评估和总结相对欠缺
l 专业队伍的力量还相对薄弱
在此基础上,专家组不仅遵照评估指标“打分评判”,更在“打分之外”针对我会发展中的不足,给出了具体明晰的支持性改进建议,对基金会战略规划、发展定位、业务方向、品牌建设等长远指标寄予厚望。
评估后,基金会将“以评促建”的工作思路持续运用到了后续的机构管理和品牌项目建设中,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深化和完善管理体系建设。2013年开始,基金会深入梳理初创和发展前期的探索实践,从战略规划、品牌项目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等方面重点发力。一方面,开展战略规划,逐步明晰基金会的战略方向、目标定位、聚焦领域、工作模式,找到基金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下一个五到十年的稳步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以公益项目的征集、设计、运营、管理为主线,以制度、流程为基础,持续深化专业项目管理。首次评级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获评4A级基金会,并以评估为重要节点,实现了基金会从探索期进入全面发展期。
(二)制定战略引领发展
2013-2014,基金会与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合作完成了五年战略规划。基于内外部及战略环境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并结合基金会自身特色,重点从战略定位、工作领域和方向、公益模式和路径、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基金会进行五年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目标:“基于理性公益、专业公益和战略公益理念,创新基金会参与扶贫的机制和项目资助模式,成为社会组织参与贫困乡村社区发展的合作创新引领者、社会资源整合者和行业发展推动者。” 战略规划报告的出台,为基金会的项目选择、策划,及参与行业建设指引了方向,引领了基金会的专业管理和品牌建设。
规划重点提出,在坚持资助型基金会的前提下,按照“盘活社区资产,培育社区组织,打造乡村发展公益价值链”的模式进行公益项目具体运作。基金会要聚焦农村扶贫发展领域,站在整个公益行业的高度确定资助策略和模式,发挥平台和枢纽作用,塑造具有招商局特色的公益品牌。围绕战略目标及行动策略,基金会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包括内部治理架构及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社会网络构建与资源动员,传播推广,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切实保证基金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持续完善专业管理
管理专业化,一直是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自我期许。基金会成立伊始,就将这种“内功修炼”作为长期的关注焦点逐步完善。根据评估专家提出的专业队伍和项目管理薄弱等问题,基金会一方面不断吸引人才,全职人员由2012年的2名逐步增长到现在的12名,人才梯队也已形成;同时部门设置逐步完善,增设了项目规划管理部,专门负责基金会项目策划、设计、管理、评估等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金会以公益项目的策划、运营、监督、评估及信息公开等全流程管理为主线,注重制度流程规范和目标成效并重的原则,既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定,落实预算管理、项目审批、财务流程、效果评估等环节,确保公益活动流程合规;也通过项目建议书、尽职调查、监测评估等,与伙伴讨论项目变革理论和逻辑框架,关注产出、效果及影响,保证项目思路符合基金会战略方向和资助策略。
在项目管理中持续完善项目设计和评估。项目设计中纳入项目逻辑框架、利益相关方管理、监测评估、风险管理等板块,深化资助型基金会的专业管理;并倡导伙伴不仅将项目设计作为资助方与被资助方的沟通工具,而是项目团队的作战地图、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工具,共同探讨怎么做才有效。在完善评估环节,聘请专业机构对基金会项目进行第三方评估,除成效之外,也请评估专家对项目逻辑框架、项目执行与管理、资方与执行方的沟通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步基金会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
(四)精心培育公益品牌
2011年基金会与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合作,在滇西贫困山区和乌蒙山区落地扶贫和社区综合发展项目。针对村民社区建设需求,专门配套资金,支持项目点社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已先后拨付230万,资助40个社区建设项目,并产生了良好效果,有力支持了扶贫过程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建设。
在战略规划指导下,基金会围绕乡村社区发展的资助思路进一步明确。一方面继续以乡村社区发展为聚焦领域,通过资助的运作模式,持续对该领域专业组织及其实践保持密切关注,并整合专业力量对聚焦领域和议题深入研究,基于战略思考逐渐形成资助地图;另一方面始终围绕如何打造基金会公益品牌的重点思路,思考如何为中国的乡村建设乃至行业发展加入“招商局”样本。结合评估过程中专家建议,基金会逐渐形成了自有品牌的建设思路,设计出基金会首个可视化品牌项目“招商局·幸福家园”乡村社区支持计划,成为基金会公益项目品牌化的重要标志。
“招商局·幸福家园”乡村社区支持计划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近700万元,支持了50余个乡村社区发展项目,在回应社区公共需求、挖掘社区内生动力、培育自组织、建立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均有可喜的成果及成效呈现,亦形成了一定行业影响力。其中,2017年“招商局?幸福家园2.0”开放申请后,在公益界得到广泛传播,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开放申请文章阅读量8593人次,一个月间收到256份项目意向书,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三年的资助实践中,我们也将“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运用到“招商局·幸福家园”资助策略和方案设计的迭代过程中,逐步呈现出一个横向不断丰富、纵向不断深化、时间序列上脉络清晰、逻辑上高度自洽的系统性、可持续的生长格局。一方面,基金会项目团队立足社会现实需求,不断持续把握中国乡村发展领域发展趋势、突破点及创新点,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积累;另一方面,也将“资助回顾/评估——改进”作为基金会项目管理优化、提升管理质量的重点工作和创新尝试,借助行业专业力量,不断探索优化资助策略,推动“幸福家园”项目的“持续生长”。2017年,基金会联合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评估专家,对部分资助项目开展后期评估,协助基金会团队进一步优化工作原则、理念与操作框架,并在2018年工作中持续改进。
2018年,随着基金会对议题理解和行业生态把握的逐步深入和全面,“幸福家园”资助策略和项目内容进一步被更新。我们从社区治理议题切入,关注农村社区发展领域建设,在2015-2017年专注的社区可持续发展层面(社区公共需求回应及村民自组织培育)基础上,新增行业生态培育、行业专业发展两大板块,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同时,我们自身定位也愈加清晰,不仅仅是出资方,更期待与一线行动者、研究者、资助方、管理者等同行及跨界机构形成网络,致力于做社会问题解决、议题推动、人才培养、知识生产、生态建设的积极行动者。
作为专业化平台,基金会也一直引导招商局各下属单位围绕“公益性、品牌度、影响力”等维度参与社会公益、设计公益项目。项目的设计和遴选强调“凸显企业品牌辨识度,结合企业专业优势,提升公益资金使用效率,注重项目社会影响力”原则。近年来,“招商局灾急送”、“C Blue”、“招商局志愿者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有特色、能持续、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公益项目开始涌现。
以“招商局?灾急送”为例。自2008年接触赈灾工作起,招商物流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建立一套高效的应急救灾机制,并持续探索赈灾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2014年鲁甸地震中,招商物流凭借专业品质,与基金会的公益网络和传播优势充分结合,协力打造招商局“灾急送”公益品牌,并与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机构建立联合救灾伙伴关系,几年来有力支援了前线救灾。基于“灾急送”品牌打造的成功经验,基金会进一步明确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发展公益品牌的思路,以专业化、影响力等为导向,加强在招商系统内的慈善公益理念推广工作,创造社会公益与商业化机构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再次评估积蓄能量
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基金会持续深耕行业纵深化、专业化,逐渐形成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整体格局。2018年基金会迎来民政部第二次等级评估。评估组对我会与上个评估周期相比,不断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表示肯定,同时也给基金会在全面稳步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期许,包括:
l 对于优秀项目应及时梳理总结,加强品牌传播,同时考虑适当扩大规模,以提升社会影响
l 项目总结还不够充分,基金会要有自己的总结并对捐赠者进行及时反馈
l 对公益项目的评估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第三方独立评估
对此,基金会及时召开内部复盘会,梳理问题和形成解决方案,着手开展系列专项改进工作。重点围绕项目评估,通过项目设计-监测-评估-学习的闭环模式,建立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和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增加宣传力度,制定系统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策略,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形成体系,突出基金会的品牌和影响力;开展“项目管理”专业培训,提供更多机会让团队成员参与行业互动,进一步夯实中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全局观,优化员工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等,实现团队协同能力的整体提升。
后记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自成立近十年来,逐渐形成基金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方法论,不断完善招商局特有的资助拼图和发展格局,工作成果获得了出资方、主管部门、公益同行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可。这期间,基金会不仅从民政部评估组收获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将“以评估促改革、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管理、以评估促发展”的核心理念内化到基金会机构发展和项目工作中。面向未来,基金会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更需责任与担当,我们将一如既往审视过去、踏实向前,将评估作为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为下一个五到十年的稳步发展积蓄能量。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上一篇:以评估促发展 不断推进商会建设
下一篇:以评促建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