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人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提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为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向指引,也要求社会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抗击疫情中为各类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文关怀。
社会工作的独特优势
作为一种支持性的专业力量,社会工作有以下独特优势:
理念优势。社会工作从发端之初就是一个贴近人民群众、贴近基层、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职业和专业。它始终坚守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和理念,倡导尊重平等接纳的社会关系,建设良性发展的社会。这与党一直以来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一脉相承。这既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初心和一直遵循的价值观,也是党和人民在新时代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视角优势。人与环境的互动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逻辑框架,社会工作者将人置于环境(生态系统)中做整体考虑,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多个方面综合看待和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并帮助寻找符合其个人需求的方法。在帮助服务对象的同时,注重家庭为本,以优势视角和资源为本的取向,更好地激发服务对象的乐观情绪、希望和动机。
方法技术优势。社会工作需要由经过一定专业训练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运用循证实践的成果,制订最优的服务方案。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评估其可利用的资源、搜集数据和制订计划、运用沟通技巧、倡导政策和提供服务,评价项目结果和实践效果,进而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应对人生挑战,实现人生价值。
服务模式优势。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是多元和灵活的,可以根据服务对象、问题、资源的不同提供不同模式的服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反思也使不同模式的社会工作服务得到持续优化和创新。
发挥优势的三个层面
社会工作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入手,在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专业作用,凸显专业优势。
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哀伤辅导等方式,帮助受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影响的个人及家庭构建和重建社会支持网络。在抗击疫情期间,社会工作者可对以下五类群体开展服务:一是对出院康复患者进行社区康复与管理,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更快地与家庭、社区融合,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二是为患者病逝家庭提供哀伤辅导、功能恢复性的专业服务,帮助家庭尽快脱离悲伤情绪,恢复家庭的日常生活功能;三是为疫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缓解不良情绪;四是为疫区困难群体提供帮扶服务;五是为医护人员、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等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确保其心理健康。
中观层面,社区是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和载体。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抗“疫”工作中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动员社区资源,配合社区做好联防联控。二是充分沟通协调,开展社区教育。可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发布疫情防护、疫情动态等公共卫生健康防护信息;加强与居民、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反映需求,鼓励社区内部进行资源的协调与配置,通过理性的教育引导使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疫情,疏导大家对政府和社区的非理性情绪,以及对医疗资源的非理性诉求。三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治理。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共建共享机制,为疫区社区功能恢复提供支持,主要包括积极开展社区融合服务,消除社区居民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影响,为社区居民重建社区树立信心;通过动员、组织居民参与各类活动等途径重建邻里关系,维持疫情之后的社区稳定,恢复社区的自我参与、自我治理能力。
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要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政策和实务研究。一是积极开展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公共政策、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基层社区治理、“三社联动”等研究;二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人大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基层需求反应至政策,将政策落实到基层;三是开展特殊人群的研究,如疫情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影响,疫情对公众心理冲击的影响,疫情下社会工作的定位、角色、任务等研究。
社会工作需要一定保障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更好地提供人文关怀,离不开一些基本保障。
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整体防控体系中,提供社会工作发挥优势的平台和载体,明确社会工作的角色和职责。社区是社会工作的主阵地,社会工作要在当地党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
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作用,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公共卫生社会工作领域的能力培训、专业督导,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及时获得知识和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到疫区的重建工作中去。同时,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行业自律作用,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 邹学银)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