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宫蒲光:助力共同富裕 展现企业风采

2021-09-24     人阅读


助力共同富裕 展现企业风采

——在中国慈善文化论坛上的讲话

  6.jpeg 

 7.jpeg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 宫蒲光

(2021915)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向中国慈善文化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地祝贺并预祝圆满成功!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将“三次分配”列入“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这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企业家精神与慈善文化”是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具体行动。下面,围绕论坛主题我谈几点体会。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是长期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不懈追求与神圣使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中,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富强国家是终其一生、矢志不渝的伟大理想。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要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强国。195512月他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他为国家发展确立了三大原则,一是中国必须改变弱国地位,成为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二是中国人民必须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三是中国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此保证人民共同富裕,中国走向强大。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束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同时,他提出了“两步走”原则:第一步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步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为共同富裕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用两个15年时间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1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1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共同富裕列入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共同富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迈向世界强国之列。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我国占了124个,超过美国排名第一。据《胡润百富榜》,2021年中国亿万富翁人数达1058人,成为世界之最,超过了美国、印度、德国三国的总和。可以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既定目标。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重视公平、推动共享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追求共同富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已经成为一条强国之路,民族复兴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是企业展现风采、实现价值的重要契机

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创造和分配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46亿户,其中企业超过46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800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更是推动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力量。近年来,企业捐赠在我国社会捐赠总额中占比一直在6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捐赠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404家,其中43家企业的年度捐赠额在1亿元以上,企业捐赠涵盖医疗卫生、扶贫济困、教育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为助力疫情防控、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企业家脱颖而出,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优秀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是体现社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社会既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企业精神的平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带领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家只有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党分忧、为国担当、为民解愁,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企业家,才能将企业家精神和优秀企业文化发扬光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家投身各类慈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相对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的初次分配和政府体现国家意志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人们在道德、文化、观念等影响下,通过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方式自觉自愿参与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流动,是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历史性转变,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不仅为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广大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企业风采、实现企业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时势造英雄,我相信,先富起来的中国企业家们一定能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倡导人人向善价值追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力军。

三、积极为第三次分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次分配与初次分配关注市场经济效率、再分配以强制性行政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同,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通过人性的温暖和友爱促进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微观均衡流动,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对凝聚社会共识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党和国家已经把第三次分配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迫切需要下大力气为第三次分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慈善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践行党的为民宗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高度,将增强全民慈善意识纳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大力推进慈善理念培育、慈善理论研究和慈善文化传播,加大慈善宣传表彰力度,强化对慈善捐赠者和慈善从业者的精神鼓励,为慈善事业发展和第三次分配营造阳光友好、积极向上、人人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体系。要抓住《慈善法》执法检查的有利契机,推进《慈善法》的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慈善组织和社会公众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努力形成依法治善、依法行善、依法促善良好局面。要积极推进慈善领域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慈善法》已明确的各项慈善促进措施,保障慈善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要积极推进《慈善法》修订工作,将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新定位体现在《慈善法》中,进一步拓宽法律规制范围,增加网络慈善专章,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要加大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税收优惠力度,积极研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在金融、土地、慈善信托等方面出台具体优惠政策,加大对慈善捐赠者的政策支持力度,对慈善信托的财产委托环节的所得税优惠比照公益股权捐赠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并对慈善信托委托人与公益捐赠享受同等税收优惠,为第三次分配提供协调配套的政策支持。要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进一步明确社会优待和适度物质回馈,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人身意外保险等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要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充分发挥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倡导、管理、规范、监督职责,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和服务的质量效率,优化慈善组织认定的有关规定,增强政策支持,简化认定程序,努力推动慈善组织登记认定、非营利性组织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联审联批,积极推进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慈善行业优惠政策的融合,促进各类慈善组织快速发展。要建立政府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机构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慈善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将慈善行业纳入国家诚信体系建设,引导慈善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培育良好社会声望,切实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要鼓励支持慈善行业组织和枢纽组织在配合政府、协调引领、行业自律、维护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培育一批分工合理、能力突出的现代慈善组织,打造健康向上、竞争合作的慈善行业生态。要加强慈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等加大培养慈善专业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慈善从业人员的职业评价体系。要积极推进慈善行业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升慈善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互联网慈善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发展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群体的不懈努力下,以慈善为主渠道的第三次分配,一定能够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来源:慈善公益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