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石家庄1237个社会组织与社区精准对接

2025-08-29     人阅读

新社会组织把“双报到”机制融入基层治理

本报记者 柳安臣

8月27日,谈固社区退休居民詹虹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此前一位号称“营养师”的人以“内部优惠保健品”为由向其索取5000元定金,多亏河北瀛冀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开展的反诈知识宣传,让她识破了“嘘寒问暖获取信任、诱骗转账后消失”的套路,成功守住了“钱袋子”。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深化“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引导新社会组织开展“双报到”活动,动员其利用“石志兴石”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双报到”工作,为新社会组织与所在社区搭建起互动平台,为新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融入社区治理搭建起服务平台。

为落实“双报到”通知要求,推动新社会组织快速精准对接所在社区、各县(市、区)和市级新社会组织进一步细分组织类型,我市按照“属地管理,点对点联系报到”的原则,制定“双报到”工作台账,分批分类推进“双报到”。线上审核权限下放给各社区,社区通过审核报到组织,清楚地掌握“我的资源都有谁、在哪里”,切实为社区赋能。截至目前,全市1237个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双报到”实现与社区的精准对接。

“一个电话,党员志愿者就上门了,陪我聊天、帮我买菜,太贴心啦!”桥西区苑东街道3502厂社区独居老人焦新民对记者说。我市始终坚持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将“双报到”工作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步谋划、一体推进,挖掘社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服务居民8万余人。

为有效推进新社会组织“双报到”工作,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精准聚焦平台操作不熟练、报到流程不清晰等突出问题,组织举办新社会组织“双报到”专题培训班,采取“应用讲解+实操报到+现场交流”形式,实现“培训即落实”。

线上报到是开端,线下对接是实现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的落地抓手。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实时更新“双报到”工作台账,精准掌握进展情况。针对部分长时间未推进的社会组织,由其所属业务主管单位指派专人一对一联系跟进,分析原因,共同解决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与社区尽快对接,实现双向赋能。

自“双报到”活动开展以来,许多新社会组织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河北瀛冀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志愿服务队,推出“瀛享”法律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组建法律志愿服务团与长安区谈固社区紧密联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反诈知识普及·共建法治社区”主题志愿服务;恒爱家园社工志愿服务队与新华区红星社区携手,打造“数字石社·便利新就业群体——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引入“碰一碰”智能设备,搭建“数字助老居家智慧监测预警平台”,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石家庄市网络直播协会设计“萤火学院”计划,开展直播及短视频公益培训活动,辐射50余个社区及高校,已培训3000余人,其中300余人成功就业,100余人开启创业之路。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