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人阅读
慈善,既需要一掷千金的慷慨,也需要日行一善的坚持。上海市民政局一直致力于推动慈善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现“随手公益、处处慈善”。社区慈善是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富有特色的有益探索,以慈善超市和社区基金会为载体,激发全民慈善热情,为市民在家门口做慈善提供了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随手公益”。
慈善超市:社区慈善的“蓄水池”
自2003年上海市第一家慈善超市开业以来,上海一直在不断探索慈善超市的发展模式和培育机制,发挥其社区综合服务共享平台的便民利民作用。2017年,上海市民政局制定《上海市慈善超市创新发展三年规划(2017—2019年)》,2018年印发《慈善超市设施和服务规范指引》,2021年施行的《上海市慈善条例》为推动全市慈善超市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232家慈善超市,已初步实现街镇(乡)慈善超市全覆盖。全市共有91家社区基金会,资产总规模约2.8亿元。
近年来,慈善超市在提升自我运营能力的同时,也在社区慈善款物接收、困难群众救助、慈善义卖、慈善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些慈善超市里的工作人员是残障人士和就业困难群体,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有尊严、有意义的就业机会。
不少慈善超市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成为社区居民非常喜爱的“宝藏店”“网红店”。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慈善超市推出“错袜”项目,每双袜子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旨在倡导关注心智障碍人群,告诉大家,穿错袜子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鼓励大家试着“穿错袜出门”。塘桥街道慈善超市以儿童为主题,超市内积极营造温馨有爱的环境,这里实施的“大问题小公民”公益通识教育课、“儿童一日店长”公益活动在社区居民中小有名气。可以说,上海慈善超市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初步显现出社区慈善品牌的影响力。
社区基金会:人人慈善的“催化剂”
由于社区基金会对于补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资助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成立社区基金会。2012年9月,全国首家以“社区”命名的基金会——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在上海成立。2013年9月,成立全国首家社区公募基金会——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2015年,普陀区率先实现社区基金会在街镇全覆盖;2017年,杨浦区、虹口区、徐汇区、长宁区、浦东新区、闵行区陆续实现社区基金会街镇全覆盖;2023年,宝山区月浦镇社区公益基金会成立,至此,上海市实现全市16个区无一空白。
为进一步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上海市先后出台《上海社区基金会建设指引》《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本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文件,指导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工作,支持社区基金会优先申请入驻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优先享受减免场所租金等优惠政策。
近年来,上海市社区基金会积极发挥爱心桥梁作用,一手抓社区爱心资源,一手抓社区急难愁盼,并将两者对接好。2023年,社区基金会累计开展公益项目600余个,服务社区群众100万人次以上,成为推动发展社区慈善的重要力量。
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与23家社会组织、6所高校、202家社区企业合作,获得社区企业累计捐赠100多万元,吸收其他基金会资助80余万元,有26所学校的326名中学生成为基金会志愿者,培育了6个社区家长自治团队。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发起“螺蛳壳儿童居住空间改造计划”,汇聚起一条集捐款、捐物资、捐设计、捐评估等为一体的公益爱心链,目前已为30余户山区儿童的家庭进行空间改造。(赵宇新)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10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