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福建:社会组织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2024-10-12     人阅读


071.jpg

“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共筑两岸同心沟通桥梁——畲乡闽台文旅融合”项目推介现场。

东南网10月11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 文/图)社会组织以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10日,第二届“阳光1+1·奋进新征程”福建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项目推介会暨颁奖仪式在福州举行。5个优秀项目的分享和展示,生动诠释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效。

产业链延伸:让农民增收有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福建武平县黄金果协会的“武平百香果全产业链高值化”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百香果是武平县的特色农产品,项目通过创新的“四引四共”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生产、销售等全链条环节,实现了百香果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增值。

值得一提的是,电商直播的广泛应用,使得武平百香果打破了销售瓶颈,走向全国市场。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百香果销售订单在一天内突破20万单,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品牌塑造、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的加持下,百香果附加值不断提升,5600多位农户的收入也随之增长。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武平县黄金果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通过整合电商、农户和市场资源,为乡村经济发展探索了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类似的,“‘缘启仙草’——我在北峰有福田”项目通过引入台湾仙草种植技术,推动福建北峰村的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了仙草全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还促进了两岸农业技术的合作。

项目负责人指出,项目在提升农户收入的同时,也通过两岸农业技术的交流,增强了乡村产业的创新活力。

072.jpg

“生机地球”项目推介现场

生态农业:为绿色发展赋能

农业要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是根本。“生机地球”项目由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与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李振基教授联合发起,旨在通过推广自然农法,不使用化学农药,提倡生物改良土壤、提倡自然农法。项目依托自然农法课程,培训了300多位新农人,推动了绿色生产方式在福建乡村的广泛应用。

“从耕种方式到市场推广,我们希望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为农产品打造了稳定的市场渠道,帮助农户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乡村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生态农业与市场对接,项目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还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红色与绿色资源

在乡村振兴的版图中,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乡村带来了新机遇。漳州市快消品商会实施的“红色绿色显本色 同心同行欧寮村”项目,通过发掘当地红色革命历史和优质绿色生态资源,形成了文化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项目以革命老区欧寮村为核心,通过开发红色文化体验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项目方负责人介绍,三年内,该村年旅游收入突破550万元,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的深度结合,使欧寮村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旅游新路径。

文化认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福建永安市,清水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通过“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共筑两岸同心沟通桥梁——畲乡闽台文旅融合”项目,推动闽台两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项目通过举办“中华一家亲”等活动,以畲族文化为纽带,吸引台湾同胞及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畲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

“我们希望通过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会组织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

从这些项目的成功实践中可以看出,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已展现出巨大的创新潜力。那么,社会组织如何在未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走向更高水平?

首先,整合多方资源是社会组织持续发力的关键。社会组织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还应积极链接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本,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升级,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新与实效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社会组织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确保创新成果能够落地生根,切实服务于乡村发展。

同时,科技赋能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此次大赛中的多个项目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扩大市场覆盖面,充分展示了科技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最后,文化认同与融合发展同样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挖掘和弘扬乡村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的吸引力,也能为乡村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东南网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