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孙达委员: 推进新时代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4-03-05     人阅读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由政策到实践,从原则到落实,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中国特色慈善公益事业开辟了广阔前景。”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慈善公益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社会保障、投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践行第三次分配、传播中华文化、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达委员认为,以往慈善公益事业主要被置于物质救助与道德层面进行探讨。随着“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理论的提出,慈善公益事业也被纳入国家基础性分配制度安排,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被赋予了新功能、新内涵与新使命。

“因此,推动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时代所需、民生所愿。”孙达委员说。

为逐步推进慈善公益事业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协同联动,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孙达委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推进新时代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大慈善公益事业促进力度。将慈善公益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及规模,将公益慈善领域的公共服务事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财政性资金为慈善公益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孙达委员提出,应该尽快研究出台遗产税、赠与税、房产税等税收制度,形成与个人所得税相配套的收入财产再分配税制体系。进一步拓展税收优惠范围,完善股权捐赠、无形资产捐赠和有价虚拟物品捐赠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国家层面的慈善捐赠、慈善志愿服务记录和信用激励制度,将其依法纳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作为正向评价和失信惩戒依据,在评优评先、积分落户、购房购车、子女教育、公共设施使用上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同时,对诺而不捐、骗捐、诈捐等行为予以相应处罚。明确慈善行业从业者劳动权益保护和职业教育培训规定,建立健全慈善行业的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以从业人员职称评定、信用记录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是从激励机制层面提升慈善行业动力活力。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各级协调配套的慈善表彰体系,将现行“中华慈善奖”提升为国家重要奖励项目,对为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各类组织予以表彰奖励。创新表彰激励方式,鼓励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将慈善组织、慈善人物纳入本部门、本单位、本领域各类表彰奖励范围,激发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慈善的热情。

“建立符合法规要求与市场规律且具备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标准,增强慈善事业的从业吸引力和人才凝聚力。支持高校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历学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慈善组织,持续稳定加大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复合型慈善人才队伍,为慈善事业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孙达委员说。

三是从弘扬文化方面营造慈善公益事业良好生态。将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慈善文化作为“第二个结合”的有力抓手。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系列,并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断培养提高公民慈善意识。

孙达委员建议,鼓励慈善理论研究和慈善文化传播,推进慈善文化和慈善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慈善组织、慈善人物、慈善事迹的宣传力度。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慈善,培育优良家风,推动慈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方式。鼓励国家教育部门将慈善文化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将慈善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力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形成全社会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生态和人文风尚。”孙达委员说。(舒 迪)

来源:人民政协网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