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采访采风|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强国大有可为

2023-07-25     人阅读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举办“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第四期采访采风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二十大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为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广大科技领域社会组织服务“国之大者”的根本遵循。

近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举办“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第四期采访采风活动,主题为“建设科技平台,助力科技强国”,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8家全国性社会组织参加此次活动。它们发挥人才荟萃、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成为专业领域交流展示的推动者、政府决策的建言者、人才培养的托举者、未来发展的引领者、产业升级的助力者,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社会力量。

交流展示的推动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机器人科技蓬勃兴起,其综合运用了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材料等前沿技术。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130余家企业的500余件展品亮相,其中30余款机器人属全球首发,展现了机器人领域的最先进技术。

耐高温侦察机器人能在350℃的高温环境里工作30分钟,履带式底盘上还加装了视频采集、红外成像等系统,能实现语音通讯、远程投屏。它可以对火场内部环境进行建模,发现危险点并发出警报,为后端指挥人员判断火场情况提供参考,防止消防人员贸然进入造成伤害。

脑出血手术机器人可辅助医生完成血肿抽吸、颅内活检、开颅导航等,是目前唯一能实现高精度5G远程神经外科手术的机器人,而且是国内首款核心零部件自产自研的同类机器人。

……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等承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7届。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致贺信指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沟通协作的“合作之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产业与创新、技术与应用之间的距离。

会议、信息发布是学会开展学科交流、展示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中国自动化学会不断完善“综合交叉类学术会议―前沿高端类学术会议―分支机构品牌学术会议”三位一体的学术会议体系,每年召开1000余场学术活动,累计近2000万人参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举办的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原名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始自1983年,目前已成为国际仪器仪表界享有盛誉的五大会展之一。中国农学会每年组织遴选发布我国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2022年首次征集发布农业农村重大科学命题,引起广泛反响。

中国化工学会则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10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建立双边、多边交流合作关系,发出中国声音。学会作为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执委会9个成员之一、亚太化工联盟理事会13个成员之一,获得了2025年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主办权。这是该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将向世界化学工程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和化学工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政府决策的建言者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2年4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为专委会技术支持单位。“‘双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只有通过学会这个平台才能把利益相关者连接起来,把我国在‘双碳’领域的前沿理论、科技创新、产业实践贯穿起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我们关注新兴产业的碳排放问题。新能源汽车制造、风电光伏装备制造、电子芯片制造等产业的耗能和排放,相比高耗能产业来说不高,但随着产业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国际上出现了新的单边贸易保护,比如欧盟实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以及电池碳足迹限额标准。”前者要求实施碳排放政策的国家或地区,进口(出口)高碳产品时缴纳(返还)相应税费或碳配额。后者意味着,我国未来出口欧盟市场的电池和电动汽车,不仅要做电池碳足迹认证,还需要建立碳足迹和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不仅加大了产品出口合规风险,也会影响新兴产业发展。“专委会成立后,我们召开了几次会议,邀请机构研究者、政策决策者、产业界人士、金融领域代表等共同探讨未来如何对新兴产业进行绿色低碳赋能,加强制度与技术创新,并形成内参报给相关部门。”

2022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还积极借助理事会、“美丽中国百人论坛”、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等平台,发挥跨学科人才集聚效应,围绕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完成14份政策建议。

“十四五”以来,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和种子、耕地“两个要害”,中国农学会围绕种业振兴、大食物观、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耕地保护、高端农机、大豆油料等专业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邀请种业、耕地、加工、栽培、水利、农机、气象等粮食安全各领域知名院士和政产学研企高层次专家代表,举办10余场次“小而精”的研讨会,形成30余篇建议,其中8篇被遴选刊入中国科协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建议》,4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用。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是继1962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以来,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中国农学会邀请权威专家领衔、相关领域骨干加盟,经过多轮次研讨修改,形成主粮作物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并推动其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转化落地。同时,结合地方科技发展需求,学会组织开展“吉林黑土地综合保护治理研究”、“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技支撑对策研究”,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人才培养的托举者

201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晖入选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下简称“青托工程”),该工程是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启动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为李晖配备了由3位院士组成的导师团。李晖表示:“当时我的一个研究方向与一位院士的领域非常接近,遇到问题可以向他请教,同时与院士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外两位院士也给予了我很多指导,比如科学研究首先要有大局观,其次要有深度形成逻辑闭环。”

谈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给予的帮助,李晖从广度、深度、热度、力度、温度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首先是广度:学会有不同专业领域和方向的领军人物和青年同行,当我有不同的学习需要时,学会可以协助对接相应的资源。比如,在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计划时需要科学配置科学载荷,学会就向我推荐了载荷领域的多个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其次是深度:我所在的空间物理专委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研讨会,探讨科学前沿的最新进展,让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第三是热度:学会主办的《空间科学学报》除了论文之外,还经常介绍国内外的科研热点,让我们能紧跟学术最新发展趋势。第四是力度:学科发展离不开规划,空间物理学科中的许多规划以及未来蓝图离不开学会的支持,这让我们未来的工作更有力度和影响力。最后是温度:当我入选‘青托工程’时,我博士毕业才三四年,经费支持固然很重要,但科研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关怀更如雪中送炭,弥足珍贵。科研的本质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探寻真相,这不仅需要多元的视角、完善的知识体系,更需要坚强乐观、不屈不饶的精神,即使历经失败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失败时,如果有人告诉你‘没关系,你做得挺好的,继续努力’,这样的鼓励将给予人重新前行的极大动力,尤其是来自德高望重的前辈。这种温暖能驱散孤独与迷茫,让我们在科研之路上充满勇气与力量。”

各学会在承接“青托工程”的同时,通过奖项评选、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科技人才能力水平评价等,培养举荐优秀人才。

中国化工学会构建了多元化科技奖励体系,学会设有“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多位入选专家成为两院院士或获得国家级荣誉。2022年,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签署了工程师互认合作谅解备忘录,于2023年正式开展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工作。该工作将推进我国企业和工程科技人员的国际化,为工程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自动化学会形成“科技成果奖”“科技人物奖”“科技论文奖”“团队成果奖”四位一体的科技奖励体系,表彰为学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团队以及单位。学会参与筹建智能科学与技术协会、智能产业促进协会两个国际组织,联合建设国际人才信息库,推荐百余位会员当选国际学术组织会员,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组织开展节目质量培训班和安全播出培训班,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结构,推动人才、技术、政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为科技工作者打通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道路。

有的学会则致力于完善全职业生命周期品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建设从青年骨干到领军人才直至院士的人才成长服务体系,发掘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大力举荐优秀科技人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挖掘一线青年科技人才,建立行业青年人才储备库,将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纳入学会人才体系,并对青年人才在个人职业发展的每个环节给予支持和帮助,鼓励他们扎根深耕。

未来发展的引领者

在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的大厅内,一位工作人员带着AR眼镜,动作被实时捕捉并呈现在屏幕上,但工作人员的形象被一位数字虚拟人取而代之。在2021年春晚中,数字人首次作为虚拟主持人登上舞台。从最初的网络游戏人物到最近颇具争议的数字虚拟网络主播,数字虚拟人已经越来越为人所知。2022年,学会承接中国科协十大代表调研课题“数字虚拟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项目,提交了《中国数字虚拟人产业链发展分析及建议》《以数字虚拟人为入口撬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2个专项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建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基础农学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原动力,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国农学会自2006年起已开展7轮次基础农学学科发展研究,组织院士和专家牵头,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参与,编制发布了7部《农学(基础农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基础农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为管理部门、科研教学单位、科研创新团队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目前,我们正在编制的第八轮农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初稿已经完成。”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说。

科技名词被誉为“术语标准中的标准”,科技名词审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科技交流、学科建设、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作为1917年成立的百年学会,中国农学会(前身是中华农学会)早在1927年便于《中华农学会报》刊登了《农学名词假定草案》。1993年,第一版农学名词正式发布。30年间,随着科技发展,原有名词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涌现,对农学名词进行修订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8月,中国农学会启动新版农学名词编审工作,组织业内百余位专家组建编写委员会和审定委员会,划分19个学科组,拟定编写目录、确定收录词条、组织释义培训、开展释义编写,经过组内审议、小同行评议、组间审议,召开几十场研讨交流活动,最终完成近6000条名词的定名和释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制造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要想成为科技强国,首先要成为仪器强国。为促进中国科学仪器创新研发和应用推广,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成立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2022年,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省药品检验检测院和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分别从食品、环境、化学药物、中药等应用领域,从仪器基本性能、实际样品检测、耐用性、工作站易用性和合规性四个维度,针对K2025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展验证评价工作。这为用户提供了购买仪器的参考依据,也为行业提供了探索新应用示范模式。

产业升级的助力者

2015年,中国自动化学会邀请学会特聘顾问、工程院院士吴澄走访调研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摸清企业需求、系统分析具体问题基础上,与老板电器签订了院士专家合作协议,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几年来,该工作站为老板电器建设软硬件系统,改造企业总装生产线,开发建设模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初步形成CPS应用体系,企业营业收入提高5.6倍,净利润提高11.4倍,为老板电器从传统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创“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新时代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此外,学会还组建了多个产业科技服务团和决策咨询团,走进百余座城市,将技术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为企业产业与院士专家牵线搭桥,累计建立23个学会服务站、2个院士工作站,签订20余个框架协议,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广西有丰富森林资源,人造板产量居全国第一,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木业行业:实木地板的色差辨识与分拣完全依靠人工,精准度不高、效率低。2022年,“科创中国”广西绿色建材产业科技服务团来到贵港市,开展对接服务。服务团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牵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机械工程学会联合组建,深入企业寻找痛点与需求50余项,解决企业疑难问题30余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木业公司签订了“实木地板颜色分选机”技术开发协议,并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有着先进的视觉技术,我们将这些空间科技的高精尖成果落地转化。”服务团副团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陈雪说,“该分选机集成了图像采集装置与识别分类算法,可以对木地板进行色差在线辨识与自动分拣,为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中国电子学会与企业联合发起设立科研专项。比如,与腾讯RoboticsX实验室共同设立“中国电子学会―腾讯RoboticsX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中国电子学会―智芯科研专项”,聚焦工业芯片领域。

目前,全国有科技领域社会组织4万余家,其中在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236家、国际科技组织17家。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全国性科技学术社团举办各类学术研讨活动7000余场、参与国际交流活动1000余次,有效促进了学科研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积极力量。(记者 李雪)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