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人阅读
记者 黄可欣 实习生 庞昕熠 北京报道
“一位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在手术前一夜跟他的儿子说,‘我已经在施予受网站志愿登记,身上所有可用的器官都可以捐献,我的遗体、骨架也都捐献了供医学研究’。”这是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洪涛含泪在器官捐献“生命接力先锋队”主题党日活动上讲述的亲历故事,其中的捐献登记者正是他的父亲。
建党99周年之际,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党支部(下称“联合党支部”)开展了器官捐献“生命接力先锋队”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赵洪涛表示,联合党支部将打造“生命接力先锋队”党建品牌,以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党建工作总抓手,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成为器官捐献生命接力“先锋队”。
据悉,“生命接力先锋队”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主要包括夯实党建品牌建设基础、增强党建品牌宣传推广等内容。赵洪涛表示,创建活动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计划,实现党建和业务有机融合,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就是对“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的一次探索。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在活动中告诉记者,今年颁布的《民法典》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做出了明确规定;此前于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提到鼓励党员、干部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这都表明政府大力支持公民自愿捐献器官工作,而党员尤其应在其中起到带头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黄洁夫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去推进移植事业的发展。“器官移植科学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但其实扎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之中,”在黄洁夫看来,儒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都提倡救人、助人的理念,中华文化中始终存在奉献与感恩的基因。“扎根于传统文化,我国近十几年走出了一条体现国际伦理准则、符合中国国情的器官捐献与移植道路,”黄洁夫说,如今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赏。
“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以党组织来引领和规范行业、学术和整个事业的发展,近年实现了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党委书记、国家卫生健康委干部培训中心(党校)主任(常务副校长)许培海表示,此次活动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生命接力先锋队”党建品牌,很好地促进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党支部纪检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会长周诚在活动中表示,自己曾经是外科大夫,亲历了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和改变。他认为,随着未来器官捐献和移植制度体系的完善,这项事业在我国未来发展可期。
活动中,党员纷纷表示支持器官捐献和移植,现场在支付宝、微信中的“施予受”系统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器官捐献和移植是生命的延续,”与会党员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党建带共建,打造将党建工作和器官移植发展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生命接力先锋队”党建品牌,意义深远。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