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中国民政》杂志:创新救助方式促进社会参与

2020-09-27     人阅读


近年来,各地社会救助工作紧扣综合改革主题,聚焦基层能力提升、救助资源统筹、服务模式创新、兜底能力增强、对象精准认定、服务类救助推进、社会有效参与等问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出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经验。北京西城区、山东青岛城阳区、陕西西安碑林区等地如何创新救助方式,促进社会参与?一起来看!

北京西城区聚焦困难群体创新救助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制定“温情救助”的改革方案,在社会救助创新实践上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机制流程。第一,下放社会救助审批权。区政府授权将社会救助事项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各街道,制定了操作实施细则并建立“权责一致、管办分离”的管理体制。第二,简化申请方式。将申请材料简化为“一本一书”;实现移动申请,通过“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官方公众号申请,让救助申请24小时不打烊。第三,优化救助流程。取消低保、低收入审批中的“民主评议”和区民政部门审批后的公示环节;发挥好信息核对的作用,将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从民政局提交转变为从街道直接提交至市局困难群众服务(核对)中心,减少提交环节,让救助更加便捷。

二是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第一,实行单独施保。针对老年人、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实施分类救助或单独施保,提高特定群体的受助标准或降低准入门槛。第二,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有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的低收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根据家庭结构实施分类救助。第三,扩展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范围。将支出型贫困扩展到医疗支出、教育支出、育婴托幼支出和康复护理支出。

三是建立综合施策机制。强化“社区、街道受理—委办局分类救助—民政专项救助—社会力量救助项目补充”的社会救助快速响应机制。第一,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发挥社区工作者、楼门院长、专业社工作用,建立困难群众摸排机制。第二,成立困难救助服务所,实施“三社联动”救助计划。针对社会救助对象、重病患者、困境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各街道困难救助服务所实施个案帮扶,提供资源链接、心理关怀、危机干预、巡访陪护等服务。第三,为9000户社会救助对象建立帮扶台账,持续实施跟踪帮扶指导,动态管理困难群众数据库。

山东青岛城阳区构建心理救助服务体系

青岛市城阳区树立“多维救助”理念,统筹各类资源,基本形成了阳光心理救助服务“1235”体系。

一是成立“1”个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组织区、街道、社区及社会组织力量,动员单位、家庭和个人积极参与,为困难群众搭建心理沟通和对话平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测试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初步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打造线上线下“2”个心理救助阵地。线上服务主要为每个困难群众发放“心心通”线上服务卡,提供随时检测、热线值班、网上咨询、知识普及、心理训练、档案管理等六大服务,实现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的心理监控。线下服务一方面组织困难群众到关爱基地集中辅导,另一方面由专业机构派出流动工作站上门服务。  三是建立“3”支心理救助专业队伍。第一,心理专家队伍。聘请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心理学专家,以及城阳区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的1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组成专家团队,负责筹划指导、授课咨询、心理训练及心理检测等工作。第二,心理顾问队伍。引进社工人才,建立一支家庭心理顾问队伍,适时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提供陪伴式、结对子救助服务。第三,心理志愿者队伍。选派一批具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社区扶贫干部、基层教师和大学生,为困难群众提供不定期心理关爱服务。

四是构建“5”个心理救助工作机制。第一,心理隐患预警机制,通过动态检测及时确定社会心理状态的基准,构筑社会心理防线,及早预警,跟进疏导,加速干预,有效控制困难群体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第二,心理需求服务机制。科学分析研判救助对象心理,精准对接困难群体的现实需要和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救助方案。第三,心理压力疏导机制。推行“聆听、区分、提问、反映、引导”五步工作法,每个街道建立心理关爱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第四,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专业机构对群体和个体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困难群体心理危机个案29个、突发心理危机事件3件。第五,心理救助评估机制。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心理救助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完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帮助困难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适应社区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为救助对象增能赋能,转变思想观念,发掘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增强改变动能,发展生计项目,消除救助依赖。今年以来,有25户低保家庭通过自力更生实现了就业,主动退出了低保。此外,心理救助帮助困难群众抚平消极和敌视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矫正不良行为,改变负面看法,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陕西西安碑林区“社会救助服务+”行动推动“五个转变”

西安市碑林区大力推行“社会救助服务+”行动,实现了服务主体、对象、理念、模式、手段“五个转变”。

一是服务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完善“8+1”社会救助制度,高效整合政府资源,打造社会救助“全聚合”模式。建立区级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培育发展各类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提高社会救助事务的承接能力;实施“项目化”运作,设立救助帮扶项目和公开募捐项目,搭建救助资源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政府+社会力量”多元主体的救助资源池,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大救助”格局。

二是服务对象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建立“收入+财产+支出”多维度贫困识别机制;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定期对高风险家庭进行入户评估、主动救助,实施“美居行动”,使困难家庭“旧貌换新颜”;将辖区困难家庭按照困难程度分为四级信息圈,实时动态管理和救助,构筑起“斜坡式”的社会救助体系。

三是服务理念由“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扶持”转变。委托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施“赋能计划”,通过链接资源、赋能提升、就业引导等方式,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心理干预、精神慰藉、亲情重塑等社会融入服务;注重培育“自助自立”救助文化,通过服务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救助对象实现由“救助”到“自助”的角色转换。

四是服务模式由“单向给予”向“双向选择”转变。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明细目录》,面向四级信息圈家庭,分类分级提供无偿、低偿政府购买服务。一类为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二类为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单身独居、重病、重残等10类人员,三类为其他信息圈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困难群众按照自主选择、自主约定、按比例救助的方式选择服务,实现服务的“菜单式”选择、“外卖式”供给。2019年以来,全区共计为401户困难家庭提供服务4800人次、4.1万小时。2020年春节前,低保家庭专项服务救助覆盖人群达1500户。

五是服务手段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推出“救助助理”模式,将急难和复杂需求事项“打包”委托给专业社工机构,建立了以“政府+社工”为主体的“助理团队”,通过“主动发现+资源链接+一助到底”的模式,实现前期评估监测、中期综合救助、后期扶持发展“无缝衔接”,精准施策、深度服务,增强了社会救助的温度和质感。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