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中国社区报:惠州惠城的“惠民空间”

2021-02-23     人阅读


本报通讯员 邹华彬

2月初,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银岗岭社区群芳苑小区,一场新春畅享茶话会正在“惠民空间”里热烈进行。茶话会上,负责该小区微改造前期调研工作的社工与居民代表畅所欲言,共同商议如何充分利用和维护好这个“惠民空间”。

很难想象,四个月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被荒废的假山和亭台占据着。群芳苑小区的变化只是惠州市“惠民空间”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19年开始,惠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思路,推动实施“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2020年共完成82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惠及居民10万多人。

聆听民意民需

“小区里的三棵老树陪伴着大家生活了20多年,能不能不砍?”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群芳苑小区,是2020年市级改造面积最大的小区。在改造施工过程中,有居民提出这个建议。

居民的“情结”得到了聆听和尊重。针对这三棵树,业主委员会与社工、居委会、街道办、民政部门等多个部门展开讨论,对设计方案进行重新斟酌。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决定将原方案推倒重来——三棵树仅加以修剪,不予以砍除。

与以往的政府负责,采取统一标准、单一管理模式的老旧小区改造不同,惠州市的“惠民空间”微改造项目由居民“点菜”,实行“菜单式”服务模式。

惠州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王孟丹参与了桥西华夏花园和银安花园微改造的前期调研工作,她表示,居民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需求是可以理解的,关键要在协商中找到民意的“最大公约数”。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惠州市民政部门委托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动多家社工机构、数十名资深社工参与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工作。针对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由社工组织居民通过座谈、民主协商方式解决。专业社工的介入,也为群众和政府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

满足个性化需求

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也是“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关注的问题。“我老伴腿脚不好,去一趟医院挺麻烦的。家门口要是有个寻医问诊的地方,我们也安心点。”居民李秀妹说。

作为惠州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主战场,惠城区2020年投资6000万元,以“绣花功夫”对5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并选择其中12个能免费提供场所的小区探索建设“长者之家”和“健康之家”。其中“长者之家”将居家养老服务引入老旧居民小区,搭建一个群众身边的娱乐、养老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老年生活服务。“健康之家”则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将健康管理、免费体检等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在‘惠民空间’微改造项目中,我们利用‘长者之家’和‘健康之家’两个阵地,将公共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等民生服务关口前移,让群众充分享受家门口的幸福,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惠城区有关负责人说。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惠城区将继续选取100个老旧小区开展改造工作,并继续选取其中10个符合条件的小区建设“长者之家”和“健康之家”。通过建设“长者之家”“健康之家”、长者饭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室,提升老旧小区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能力。

实现“自我造血”

“完成施工改造任务和交付后,后续如何管理,如何进一步激发小区活力和居民自治热情,让‘惠民空间’长久生存下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对此,市民政局要求,在2020年“惠民空间”微改造完成后,所有涉及社区必须设立“三社联动”服务平台,并实现社工服务的长期连续购买。通过平台开展“三社联动”服务,达到邻里和谐、邻里关怀互助的社区治理目的,从而实现基层治理工作目标。

各个社区还可以探索成立社区基金,实现“自我造血”,利用社会资金购买社工服务,减少财政压力。同时,惠州市还将积极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投融资机制,包括探索金融以可持续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惠州市还将依托“惠民空间”平台加强创新社区治理,推动在社工协会加挂“社区治理指导中心”,负责协调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微改造及其后续治理工作。

来源:中国社区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