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3 人阅读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实施9个月的时间。实施效果如何?又有哪些新举措即将推出?在2月2日下午召开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城市管理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城管执法局多部门就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谈到本市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动员的下一步计划时,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学刚表示,社区社会组织与居民联系最近,关系最密切,应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下一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和街道乡镇、村居委会,要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开展备案管理、提供活动场地、补贴活动资金等方式,大力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力争到2021年底,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2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6个社区社会组织,并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事项。
同时,依托市区街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体系,为社会组织提供人员培训、资源对接、联谊交流等支持性服务,提升社会组织专业水平。鼓励街道社区面向社会组织购买垃圾分类、环境美化、治安巡逻、议事协商等基层治理项目。
赵学刚表示,对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在开展评优评先时将予以重点推荐,在开展等级评估时给予激励加分,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社会组织把资源、人才、项目向基层下沉、向社区下沉,深度参与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基层治理事项。(记者 王天淇 张楠)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