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中国社会报:高质量慈善事业暖了城市暖了人心

2020-11-16     人阅读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以推进慈善为抓手,以“温暖二七”为目标,以“五社联动”机制为载体,积极推动打造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慈善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聚合社会资源 推行共享发展“大慈善”

2017年以来,二七区坚持把慈善事业“共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开展“温暖二七”建设,以提高城市贫弱人口获得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形成了“一个目标、三年计划、四大平台、八大行动”的“大慈善”事业发展布局。

“一个目标”,是建设党委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各显其能、爱心企业和个人力量多元参与、慈善公益资源充分利用的“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温情、充满爱心”的温暖城区。“三年计划”,是围绕“温暖二七”建设,以“平台建设和项目实施”为抓手,制定实施“精准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确立目标、明确任务,分步骤、有计划地抓好落实,以三年为推进周期,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形成品牌。“四大平台”,是搭建党群服务引领、公众参与联动、社会组织发展、公益慈善网络等“四大平台”,不断夯实慈善事业基础。“八大行动”,就是以关爱老、少、残疾、低保等11类困难群体为重点实施八大民生服务专项行动,兼顾慈善服务对象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实现二七区各类群体全覆盖。

创新慈善载体,提升慈善救助“精准度”

借助“互联网+”手段,打造“精准慈善”。二七区与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益宝合作,尝试“互联网+社区慈善”的互助模式,打造便捷、透明、高效慈善。

创新“五社联动”模式,打造“全民慈善”。自2017年起,二七区在“三社联动”的基础上,由政府搭台、多元参与,创新开展“温暖二七”全民参与“公益+”行动,参与社区慈善项目需求申报的群众达10万余人次。在全区各社区形成了一批群众有需求、执行有成效的优质慈善项目,积极探索社区(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慈善资源、社区慈善项目“五社联动”工作模式。

探索“慈善驿站”建设,打造“长效慈善”。2019年,二七区积极探索破解“慈善超市”现有政策投入扶持乏力的困境,全新启动“温暖二七”社区慈善驿站试点建设工作。作为传统慈善超市的“升级版”,自2019年7月启动以来,采取“运营中心+驿站试点”运作模式,在全区共开拓社区站点306个,赋予传统慈善超市造血能力和服务功能,让“长效慈善”成为现实。

在线上,结合“互联网+市场运行”方式,最大化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赋予慈善驿站造血功能,积极探索“抱团取暖”的“造血式”慈善新模式。在线下,在保证原有慈善超市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发挥基层社区优势,设立困难群众就业帮扶点、慈善救助申请点、便民服务爱心点、慈善文化宣传点四大功能站点,这是以社区(村)为单位探索建立的,集便民服务、物资交流、政企互助、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慈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一个平台、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

围绕社会建设大局,提升慈善事业“贡献度”

实施脱贫攻坚结对帮扶行动。二七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主动对接河南省卢氏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开展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建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卢氏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皇菊种植产业链;为卢氏县汤河乡中学和五里川镇中心敬老院开展援建工作,在哈密援助建设慈善超市;组织哈密青少年开展“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丝路精神”中原历史文化研学活动等。

战疫中贡献二七慈善力量。疫情防控期间,二七区迅速行动、攻坚克难,依托“温暖二七”平台,充分发挥区慈善总会、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爱心企业及个人等的独特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全区疫情防控,捐款总额达 300余万元,捐赠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资12万件。

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中的“德治”作用。近年来,二七区在“二七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爱心城市。通过动员社会参与,积极践行“全民慈善”理念,实现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全覆盖,创办了慈善驿站、慈善医院、慈善学校、慈善社区等一大批慈善实体。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理念,积极宣传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涌现出一大批“感动人物”“慈善之星”和先进典型。二七区荣获多项荣誉,树立了开放包容、崇德尚贤、文明和谐的区域形象,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显著增强。(丁兴魁 关江娜)

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