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人阅读
为破解当前镇(街)社工站服务泛化、资源互联少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实施“破茧行动”,以“四破四立”为主线,推动社会工作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破除制度顽疾
建立“五社联动”新体系
钦州市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构建协同共享的“五社联动”新体系。
拓展阵地功能促融合。钦州市以社工站为龙头,一体建设志愿服务站、慈善服务站、未保站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以下简称“四站一中心”),有机融合志愿服务、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集群服务,持续做强“民生公益服务圈”。今年新建的社工站均按“四站一中心”发展机制推进落地。
搭建信息平台促联动。以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网站、微信公众号为基础,钦州市建强“四站一中心”信息平台,推送居民需求和活动信息,方便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平台已发布信息82条,链接资源价值50余万元,服务困难群众6305人次。
建立联席会议促落实。建立健全“五社联动”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统筹协调为民服务重要事项。各社工站设立党员社工先锋岗,探索建立社工站党支部或党小组。
破除思想壁垒
确立职业认同新导向
钦州市从培训激励上下功夫,强化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提升社会工作社会影响力。
强化督导培训,提升专业能力。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督导服务,钦州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案例主题培训会、24小时在线服务等“线上+线下”辅导,为一线社工答疑解惑。
强化关心关爱,疏导负面情绪。近几年,钦州市民政局每年安排资金8万元,支持心理类社会组织为社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指导社工机构定期开展团建,增进社工之间的互信包容,提高团队凝聚力。
强化宣传发声,提升社会声誉。近年来,钦州市民政局先后推荐5名驻站社工兼任镇(街)团委副书记、村(社区)副书记,推荐2名社工担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不断拓宽社工发声平台,提升社会工作社会影响力。
破除管理积弊
建立创新激励新机制
针对驻站社工动力不足、创新不够的现状,钦州市实施“钦近社工”计划,建强激励机制。
落实社工补贴。钦州市全面兑现社工专业人才奖励办法,截至目前,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并符合激励条件的41名社工,共计发放一次性津贴5.7万元。市民政局还规定,镇(街)社工站项目承接机构按社工服务年限每年增加工龄工资100元,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等级增加月工资200元至500元,按服务边远镇、村情况每月增发生活补贴300元至500元。
推行社工积分制。钦州市将开展个案介入、优秀案例评选、培育志愿者等工作进行量化,并设定分值,对社工履职尽责和日常表现实行动态积分管理,作为市级社工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结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考取和专业水平提升情况,按照“驻站社工—片区组长/项目组长—项目主管/片区主管/督导助理”给予晋升。
开展“六个十”行动。通过十个社工领军人才、十个社工督导人才、十个社工服务品牌等“六个十”培育创建行动,加大领军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本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全市持证社工人才有200多人,社工领军人才、专业督导等培育已初见成效。
破除服务瓶颈
树立社工品牌新标杆
钦州市以精准化、集成化、特色化为切入点,落优“四站一中心”服务。
精准化推行闭环服务工作机制。钦州市根据服务对象评估状况,标注“蓝、黄、橙、红”四种等级颜色。对“蓝、黄”等级对象,采取电话回访、每月入户的方式落实服务;对“橙、红”等级对象,通过“五社联动”联席会议明确村组干部每日探访、社工每周上门服务、社区社会组织链接帮扶等任务,形成发现及时、评估精准、分类处置、专业服务、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
集成化打造社会工作品牌。钦州市聚焦重点工作任务目标,打造“社会工作+”民生保障领域示范引领型社工服务品牌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救助、助老、护童等项目共计8个,已形成“兜在爱里”特殊群体帮扶、“大手拉小手”未成年人成长教育、“牵手战疫”特殊群体心理援助服务等品牌项目。
特色化创新社会工作模式。钦州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行“社工+慈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推动全市“四站一中心”成为社区群众参与慈善活动、链接慈善资源的服务平台。全市陆续开展了“时间银行”“美德银行”、社区邻里守望等公益活动,打造了“互助慈善坊”“善暖万家·微心愿”“疫路同行·守望相助”“周末一课”等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性好的品牌项目,实现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今年以来,钦州市29个镇(街)社工站培育志愿者1200余人,链接慈善公益组织242家,累计在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等领域开展活动340场次,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0多个,服务困难群众超9万人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 超)
来源: 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