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  基金会双月沙龙

基金会双月沙龙

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基金会的重要作用——第31期基金会双月沙龙

2019-10-18     人阅读

 

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基金会的重要作用

——第31期基金会双月沙龙

 

 微信图片_20191018072359.jpg

10月16日,第31期基金会双月沙龙在京召开。沙龙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主办,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承办,《中国社会组织》杂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协办。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为此,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慈善组织处调研员李莉,以及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四川省教育基金会、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相关人员,以主旨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就“基金会如何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教育脱贫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之一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除政府支持外还需要广大社会组织的参与。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会在凝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教育扶贫项目,都是由基金会发起的。这些项目持续时间长、受益群体广、社会影响深,对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赵路认为,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财政对教育扶贫的投入不断增多,学生资助政策日益完善,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通过实施其他相关的财政教育支持政策,贫困地区的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在这个背景下,在2020年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要着力于发挥基金会灵活高效的优势,找准、找实适合基金会帮扶或发力且能解决的问题,有效发挥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的作用。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基金会如何把工作重心从教育扶贫转向教育防贫,也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教育扶贫要精准化开展

晁桂明在主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教育脱贫攻坚目前相关的政策、责任和开展方向,并指出,长期以来,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发挥行业优势,为教育脱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在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基础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均展现了基金会的贡献,希望基金会一如既往积极作为。

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基金会们在开展教育扶贫时,也紧扣“精准”的要求。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开展的“青椒计划——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就是精准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青椒计划属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系列教育扶贫项目的“4.0版”。“1.0版”项目,动员城市的教师去乡村支教;“2.0版”项目,基金会与人大附中合作开展“双师计划”,将人大附中的课带到乡村;“3.0版”项目,将企业的资源、公益创新的资源引入乡村,开展乡村创新计划。在这三个版本的项目创新中,基金会发现,所有的项目、资源核心都在于如何赋人以能。精准定位扶贫对象后,专注于乡村青年教师的支持计划——“4.0版”“青椒计划”由此诞生。此项目的精准扶贫方案设计,获得了在场嘉宾的认可。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这一表述正是教育扶贫工作的生动写照。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岳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是一个长期过程,助力教育脱贫是基金会长期的使命。长期以来,教育扶贫是许多基金会的首选,以国内基金会开展教育扶贫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希望工程”为例,截至2018年募得的善款已经超过150亿元,资助困难学生近6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万余所、“希望厨房”6000多个,同时还援建了图书馆,开展了培训教师等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扶贫成效。(中国社会报记者  王冰洁)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