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人阅读
2021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积极动员引导各级社会组织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特别是围绕民生重点领域,探索发挥社会组织专长,搭建信息资源交互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抓培育。滁州市支持依法成立农村经济合作、文化体育、环保生态、卫生健康、特殊群体服务等乡村振兴类社会组织。市民政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对安徽农谷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登记成立“滁州两山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提供专项指导;对拟将“扶贫”“脱贫”等字样变更为“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名称变更申请,依法简化程序,加快办理;引进社会组织在线验资平台进行无费用验资登记,提高注册验资效率;鼓励在乡镇(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并提供上门服务;推动区(县)层面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快联合会、促进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截至目前,该市累计登记城市社区社会组织524家、农村社区社会组织663家,新培育乡村振兴类社会组织1家。
抓管理。滁州市加强社会组织年检年报、等级评估、人员培训、表彰激励等方面的管理,支持规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灵活、专业、精准的优势,通过投入资金、捐助物资、捐建设施、开展培训、实施项目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为困难群体提供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等各类关爱服务;推动“三社联动”试点,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琅琊区、明光市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微公益创投项目,截至目前已发布微公益创投项目26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5万元。
抓服务。滁州市广泛发动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开展本行业、本领域社会力量在农村地区的帮扶活动,建立和完善帮扶协作机制,并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和业务指导;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围绕章程宗旨和社会公益属性,结合行业、事业发展需要以及业务主管单位指导,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资源供给、公共服务等帮扶,从专业领域助力贫困地区发展。截至目前,该市160余家社会组织通过动员爱心会员企业、个人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定向认购各贫困村的蔬菜水果、畜禽肉蛋、水产品、五谷杂粮等农产品等价值180余万元。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