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人阅读
9月1日,北京——喜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未来3年的产业扶贫计划,捐赠300万元用于全国不同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
继2017年开始建立贵州梵净山有机生态茶园,喜茶今年将在贵州茶原产地开启新一轮帮扶。首笔100万元的捐款将用于贵州雷山县茶产业支持,帮助茶农生产技术提升,并采购当地生产的原茶进行产品研发,最终实现茶业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
01
喜茶帮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喜茶达成共识,此次帮扶雷山县茶产业发展的项目,将以建设雷山县现代化茶产业发展体系为基础,改变茶产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帮助雷山县茶叶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为了推动茶产业发展质量变革,喜茶将帮助雷山县茶产业从优化生产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增强市场推动力等环节进行全面提升,落力与茶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传统茶产业的科技植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茶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茶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茶业,不断增强雷山县茶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位于贵州雷山县西部的望丰乡三角田村,是此次帮扶贫困村,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海拔116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品质茶叶的优良产地之一,但也是贵州深度贫困村之一。
雷山县三角田村在茶产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是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以及销路不通等问题。全村人多地少,地块分散,实际人均生产面积不足一亩;茶叶种植和生产没有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当然这建立在拥有成型的技术团队基础上;处于农耕意识的贫困山区人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并不乐观,推广意识也相应薄弱。目前全村的贫困户65户233人。自2014年以来,已经实现脱贫58户,212人,现贫困发生率为2.25%。
02
喜茶x中国扶贫基金会,雷山茶产业扶贫计划启动
帮助雷山县茶产业打造创新力和竞争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让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众过上更踏实美好的生活。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产业扶贫项目的业务体系已经十分成熟,结合雷山县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扶贫举措,将增加扶贫成效和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喜茶的加入,将为雷山县的茶叶产销添砖加瓦,依靠贵州梵净山自建茶园的生产经验,帮助雷山县茶产业建立起专业团队;使用雷山茶研发产品,持续带动消费者认知产业扶贫项目。
此次项目围绕“合作社培育、品控提升、市场链接、人才培养”四个维度精准发力,整合资源打造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模式,提高合作社规范运营能力和产业价值链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明确利益链接机制,助力贫困农户能力提升和可持续脱贫增收。喜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开展产业扶持工作,主要有以下4大建设性举措:
① 合作社组织建设
以“理念引导、机制创新、利益链接、社区融合”为主要支点,培养从农户中成长起来的本土团队,结合农村社区的结构特点和农户需求,对合作社进行体系性扶持和优化,帮助农户建立并规范管理档案与办公运营等。
② 标准化体系建设
以当地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主线,围绕“基地环境检测、农事关键节点控制、产品终端检测及全程档案记录”的生产环节品控措施,联合专业单位对生产种植标准进行优化提升,同时依托农产品供应链的流通标准,整合相关资源对扶持县区、合作社提供供应链建设方案,提高产品品质和商品化率。
③ 技术培训和常规指导
结合雷山县农村人才需求、培养计划,依托当地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整合专家力量,形成科学可执行的茶叶种植技术规程及品控执行体系;对项目村的茶农进行有针对性的和体系性培养;通过培训,使村小组和合作社骨干掌握茶种植栽培、采摘及初加工的基本技能,带动全村推动进行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及初加工。
④合作社团队人才培养
以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加速社区本土团队培养,注重理念引导、视野扩展,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市场运作方式和能力提升。按照“赋能主体、价值拓展、带贫脱贫”的原则,通过赋能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从“成本、效率、效益、分配”四个维度入手,一是在生产端降低贫困户购买农资成本,合作社技术服务队统一服务提高单位优质率和产量;二是在供应链流通环节,合作社提高对初级农产品的分级及初加工,提高产地组货效率,降本增效;三是通过“贫困户入股、二次分红”的机制,确保贫困户在整个生产和销售链条中,增加收入促脱贫。
03
和喜茶一块做好事
雷山茶产业扶贫也将加入今年相关公益项目,喜茶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呼吁大家一起助农脱贫,共赴美好明天。
自2019年开始,喜茶参与绿色环保、产业扶贫、赈灾等公益项目,与微光中心合作帮助心智障碍者儿童,帮扶云南红河红米产业、赠物资款项等,前不久还与清华环境创新院签订绿色发展计划。
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企业,喜茶也同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喜茶相信,践行公益事业的步伐一直前进,每一个有爱的小举动,都将为世界增添一份美好。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