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陈百灵委员: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提升民生服务效能

2022-03-08     人阅读


本报记者 周冉冉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建设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帮扶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具有重要作用。

以广东为例,广东2021年实现了全省社工站100%全覆盖,并计划2022年底全省村()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用2年时间打造一支近3万人的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服务全省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对广东省的社工站建设大加赞赏。但是她在调研中也发现,当前,虽说各地普遍明确了社工站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但不同地区的认知度、了解度不同,有的乡镇和街道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不到位,影响了社工站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

此外,社工站建设还面临着可承接社工站运行的社会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以及社工站运行标准、管理规范亟待完善和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社工站应有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因此,要加强系统培训,加大对社会工作和社工职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各级各部门对社工站功能角色定位和建设意义的认知。陈百灵建议,要通过社工站建设,融合社会组织、社工、社区、社会慈善力量、社会志愿者各方力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关爱儿童、残障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服务效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让社工这个职业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可。

社工站的可持续运营发展,需要相关人才为支撑,因此急需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其专业服务技能。陈百灵建议,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大力实施社工人才培养计划和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新入职社工、一线社工、社工机构负责人、项目主管、本土社工督导等,分类分层次开设培训内容。并且要深入研究解决社工流失率偏高问题,出台相关政策,使社工收入与社会需求和自身贡献相匹配,增强社会福利保障;完善社会评价,全力提升社工的职业荣誉感,增强其归属感,留住社工人才、稳定社工队伍。

此外,陈百灵还提出要完善扶持政策,在负责社工站运行的社会服务机构发展过程中,及时给予其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这些社会服务机构在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参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要规范社会服务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使其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本土实务技能,为承接社工站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陈百灵建议,要借鉴广东经验,将社工站建设和社工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购买服务体系,明确购买服务主体、购买方式、服务内容、资金使用管理方法等,在服务定位、提供、管理及评估等方面统筹调配。同时,大力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公益慈善力量投向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共同推进社工站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