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人阅读
冬残奥志愿者眼中的“残健融合”
本报记者 柳 旭
目前,北京冬残奥会正在火热进行中。赛场内,残疾人运动员在“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冬残奥价值观引领下奋力拼搏、超越自我。赛场外,残疾人志愿者以专业热情的服务、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掌声与赞美,也唤起了全社会对“残健融合”的关注。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残疾人志愿者,在倾听他们志愿服务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他们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过程中的探索与感悟。
让出行更便利
3月4日下午,迎着呼啸的北风,杜鹏来到北京市朝阳公园集结点。当天,他受邀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身为残疾人的他一路上对各种无障碍设施特别留意。
志愿者的协助、安检区的坡道、醒目的无障碍标识、便利的无障碍卫生间和中巴车、视野开阔的无障碍座席,这一切都让杜鹏感觉很贴心、很温暖。
“对于肢残人士来说,轮椅就是我们的‘腿’。”杜鹏告诉记者,他2002年因病导致高位截瘫,20年来与轮椅为伴,见证了北京无障碍环境的逐步改善。
“最初我出门都有亲人或朋友陪伴、协助,对无障碍设施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等到一个人出行时才发现,无障碍环境对残疾人太重要了。”杜鹏说,2008年,他在“水立方”看比赛时,无障碍座席的护栏正好挡住视线,想要看清场内情况,不是哈着腰就得抻脖子,如今这些细节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整个环境对残疾人越来越友好。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起,杜鹏开始从事与无障碍推广相关的工作,不仅担任过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培训讲师,还参加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无障碍专项验收工作。为了编写北京地铁无障碍出行手册,他和小伙伴摇着轮椅走遍了北京市每一个地铁站。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无障碍工作经验,杜鹏今年还以无障碍体验员的身份参与到冬残奥会志愿服务中。
“‘鸟巢’‘冰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冬奥村我去过很多次,反复现场体验,提出无障碍改造的建议,并给予技术支持。”杜鹏告诉记者,他不久前还接到一个涉奥酒店的紧急改造任务,团队小伙伴连夜勘察,从房门宽度到洁具布局,再到扶手高度,都根据相关标准给出了改造建议,并持续跟进施工情况,在短时间内完成了9个房间的无障碍改造,相关部门验收一次通过。
“过去,大家认为无障碍设施就是给残疾人使用的,有些地方甚至把‘无障碍卫生间’称为‘残疾人卫生间’。”在杜鹏看来,人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对无障碍设施特别依赖,比如推婴儿车的父母乘地铁、逛商场时会选择无障碍直梯,拉行李箱的旅客、推平板车的快递员都会选择无障碍坡道。
“无障碍设施不仅能够服务于残疾人,而且能在润物细无声中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生活便利。”杜鹏表示,下一步,除了继续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用无障碍”理念也是他们要着力推广的。
让融入更顺畅
3月6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SOHO城市志愿者服务站,武艾云热情地邀请过往行人在红绸上写下对冬残奥会的寄语,并帮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与“雪容融”的立牌拍照留念。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爱说爱笑的志愿者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世界。
“原来一直觉得自己是高度近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下降得很厉害,这才去医院检查。”武艾云说,44岁那年,她拿到了残疾人证,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从事助残志愿服务,还曾获评“感动朝阳十大新闻人物”。在拍摄人物宣传片时,电视台了解到武艾云的厨艺很好,就邀请她录制美食节目。
在这个过程中,武艾云结识了许多京城美食界的名人,也和大家聊到了她所从事的助残志愿服务,大家都特别有兴趣,也愿意支持她,很快一个名叫“京城菜团子”的志愿团队成立了,服务的内容就是教残疾人做饭。
“因为身体原因,残疾人在家中往往是被照顾的对象,时间久了,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没有用,甚至是家里的累赘。”武艾云说,通过教残疾人制作美食,让他们有成就感,帮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实现家庭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是他们助残志愿服务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京城菜团子”志愿团队开展服务4年来,已累计服务残疾人1万多人次。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社会融入能力,武艾云又把桌游项目引入助残志愿服务,并在朝阳区望京街道温馨家园创办了桌游图书馆,不仅免费向残疾人出借桌游,还经常组织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台竞技,让残疾人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扩大人际交往。
“虽然不能置身奥运赛场,但身为残疾人的我能够站在城市志愿者服务站,通过我的服务,让更多人关注冬残奥会,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感觉特别棒。”武艾云表示,她希望通过持续的志愿服务,让更多残疾人拥有积极、阳光、快乐的心态。
让社会更包容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作为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的李楠很忙碌,除了作为志愿者在站点值勤,参加冬奥相关活动,她还在朋友圈开了一个名叫“大使说”的小栏目,转发与城市志愿服务、残疾人志愿服务相关的报道,传播助残服务理念。
“很高兴能够成为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宣传和倡导城市志愿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楠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残疾人志愿者,她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当下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与更多人分享残疾朋友与命运抗争、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
“我觉得,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度和接纳度,先要从内心深处撕掉给残疾人贴的‘标签’,消除各种障碍,提供便利条件,让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残疾人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更多出彩的机会。”李楠说。
“‘关爱、信任、接纳、尊重、平等’既是我们的助残理念,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过程。”李楠表示,等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她的大使身份就结束了,但她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对助残服务的呼吁不会停,她和她的团队还将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拥有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