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中国社会报:凝聚涓滴汇海的脱贫力量

2020-09-11     人阅读


中国社会报:凝聚涓滴汇海的脱贫力量.jpg 

本报记者 周 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只用短短6年时间,互联网就改变了脱贫攻坚的传统运行方式:参与扶贫不再受制于年龄、行业、地域等因素影响,而是通过强大的社交网络,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使扶贫项目在源头得到把控,更透明、更诚信地对接捐助方和受助方;互联网思维更是丰富了参与扶贫的多元途径,捐钱、捐步、捐微笑、捐知识、捐建议……门槛降低使参与人数、项目活跃度、慈善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正是有了互联网公益的赋能,才有可能将千千万万人小的善行汇聚成磅礴的脱贫力量。

公益慈善参与脱贫的“群众路线”

说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奉行了慈善参与脱贫的“群众路线”,一点儿也不为过。这个全民公益嘉年华开展6年来,让扶贫信息“去中心化”,使每一个网民都成为参与和传播的“节点”。

打开“微信-我-支付-腾讯公益”,动动手指就能找到吸引自己的扶贫项目,哪怕0.1元的捐款,也能聚沙成塔,促成项目落地;微信用户还能把这个扶贫项目发到社交网络,邀请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捐”;或者,在“益行家”捐出自己的行走步数,用低碳、健康的方式获得公益基金,支持扶贫项目;又或者,打开“腾讯为村”智慧乡村工作平台,参与乡村治理的话题讨论,为家乡脱贫奔小康出谋划策;甚至,通过看视频、读新闻、玩游戏等行为,完成一个个微小的扶贫举动。

纵观“99公益日”六年来的数据,公众参与扶贫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2015年至2020年间,公众扶贫捐款总额从0.96亿元上升至22.65亿元,增长23倍;捐款总人次从67.89万上升至5594.74万,增长82倍;每笔捐款平均金额从141.37元下降至41.18元,公众捐款互动量更是达到18.9亿人次,参与门槛不断降低。

除了改变每一个个体参与脱贫攻坚的方式,互联网公益还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扶贫行为产生了影响。

在互联网公益出现之前,受到扶贫模式、宣传渠道的制约,企业的扶贫行为很难与社会公众形成互动与共振。如今,通过“99公益日”,企业可以跨圈层、多场景参与扶贫,并通过配捐大众参与度高的项目,极大地提升企业认知度。

2019年和2020年“99公益日”,参与扶贫的企业都超过了一万家。与此同时,参与扶贫的慈善组织也超过一万家。这两项“破万”,意味着“99公益日”不仅仅在个人用户端形成扶贫全民效应,还在企业端、机构端形成广泛影响,一个链接公众、企业和慈善组织的多元、活跃、开放的“互联网+扶贫”生态正在形成。

精准理性激发慈善扶贫更大效用

社会的痛点就是公益的起点,而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腾讯公益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促进了公众、慈善组织扶贫项目与困难群众在区域、对象和服务三方面的精准对接。

六年来,“99公益日”的扶贫项目更聚焦“三区三州”、更关注困难群众,并实现了健康、教育、助困、生态、特殊需要关怀等扶贫领域的全面覆盖。在这样的引导下,公众参与扶贫项目也不再仅仅集中于疾病、教育等传统领域,而是参与到其他更多类别的扶贫项目中,使这些领域呈现出捐赠总额以及捐赠总人次的快速增长。

公众选择慈善项目变得越来越理性。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表示:“捐赠者是否能从理性的角度审视,真心认同自己从公益行为中获得的共鸣,决定了是否能将一次性行为转化为持久善行。”

基于“理性公益”探索,2018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冷静器”功能。在用户捐赠前,平台弹出“透明度提示”消息框,用户可以查看该项目的立项时间、执行情况、善款花费等事宜,点击确认知情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捐款操作。

用户 “多想一秒”,就可以倒逼扶贫项目更精准、更透明。

数据显示,近年来,扶贫项目重复参与“99公益日”的比例逐年上升。很多项目在选择连续参与“99公益日”活动时,开始注重项目品牌和口碑的构建,使扶贫项目募捐由“同理心”驱动向“品牌”驱动、“价值”驱动转变。

与此同时,项目进展反馈次数、用户复捐率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说明捐赠和募捐行为都在朝着选择理性化、目的清晰化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已然成为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手段

2009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筑梦新乡村”项目,尝试用互联网思维助力脱贫攻坚。基金会发现,乡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连”:劳力失连,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严重;亲情失连,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留守老人缺乏关爱照护;乡情失连,村民集体观念日渐淡薄,脱贫成了干部的事。

失连不但淡化了情感,更失去了对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进而导致财富“失连”,村庄没有了发展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深陷贫困的泥沼。

2015年8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筑梦新乡村”项目升级为“腾讯为村”(以下简称“为村”),并在接下来的6年里,不断迭代完善,使“为村”成为跨越时间和空间,连接信息、情感、财富,以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智慧乡村工作平台,为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供了互联网样本。

如今,“为村”发展十余年,已覆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2万余个村(社区),其中792个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认证村民超过250万人。近2万名村(居)书记、主任使用“为村”开展日常党务村务工作,发布党群服务工作日记超151万篇。

江西省寻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点亮寻乌”公益活动,通过全县百姓捐步的方式,为寻乌农村设立7800盏路灯。各村在“为村”发布“书记公开信”,向村民发起“亮灯倡议”,号召村民捐步美化家乡。

借由“点亮寻乌”活动,“为村”面向村干部开展了移动互联网能力、“三务”公开及党群服务培训,并发起村干部、村党员在线“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行动。村干部把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各类事务,全部搬到“为村”公示。村民对村干部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民情民意在“为村”上畅达起来,甚至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积极建言献策。干群关系越来越近,乡村治理成效逐渐体现,干群拧成了脱贫攻坚一股绳。

类似的例子在“为村”不胜枚举。而更令人欣喜的是,“为村”构建的线上村庄场景,不但把外出务工村民的思绪“拉回家乡”,更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回到村庄”。目前,各村的“为村”管理员普遍由大学毕业生或村里的年轻人担任,他们熟悉互联网、更熟悉家乡发展,成为“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的未来力量。

脱贫样本

在腾讯公益平台现有的9万余个获捐项目中,超九成与扶贫息息相关,覆盖助困、教育、健康、特殊需要关怀、生态扶贫等领域。以下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爱心超市”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意志

2017年,陕西省慈善协会启动“爱心超市”项目,将其作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和树立文明村风的重要载体,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与脱贫项目、参加公益活动、团结邻里、保持院落屋内整洁等,获得相应积分,凭积分到“爱心超市”领取等价生活物品。

2018年,陕西省慈善协会将“爱心超市”项目上线腾讯公益平台,当年筹款480.9万元,资助了12个地市的456个“爱心超市”。2019年“99公益日”,项目筹款1572.4万元,用于1493家“爱心超市”的兑换物资供应。2020年“99公益日”,项目得到25.2万份公众捐款支持,筹款1327.6万元。目前,陕西省有9200多个“爱心超市”,在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

 “梦想中心”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在酉阳县设立第一家“梦想中心”,探索乡村扶智方式。以“梦想中心”为载体,着力提升当地师资水平,通过培训当地教师如何教授“梦想课程”,进而带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0年来,仅酉阳县就建成21家“梦想中心”,近1500名乡村教师、2万多名贫困地区学生从中受益。而在全国242个贫困县,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共建设了1390家“梦想中心”。

目前,有300家“梦想中心”是通过腾讯公益平台筹建的。除了善款,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一起捐”社群筹款工具,受益乡村老师也成为“公益合伙人”。在发起“一起捐”时分享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投身教育扶贫。

 “联爱工程”力阻“病根”变“穷根”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的“联爱工程”除了通过“慈善-医保补充基金”直接向患者提供经济支持外,将重点放在“3个中心”建设上:“医疗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对目前还不在医保目录内或者报销比例很低的新药做评估,推动有效和性价比高的好药早日进入医保目录。“优医中心”培养和提升相对落后地区医生的诊治水平。“肿瘤社工中心”为儿童肿瘤患者家庭提供医疗之外的心理辅导、社会融入、信息支持等服务。

截至2020年“99公益日”,“联爱工程”青海项目筹款228.5万元,获得19万份公众支持。腾讯公益平台帮助“联爱工程”将这套“1个基金3个中心”的公益模式,转化成公众可以理解的通俗语言和感人故事,引发社会各界对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的深层次思考。

 “温暖包”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在低温冰冻天气较多的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皮肤冻疮、皲裂普遍发生。壹基金“温暖包”项目应运而生。每个“温暖包”价值365元,里面有10余件精心挑选的礼物,包括棉衣、围巾、手套、雪地靴、袜子、冻疮膏等生活物品;减灾教育笔记本、书包、圆珠笔等学习用品;玩偶、小人书等文娱用品。项目还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温暖包”的捐赠、运输、分装、发放和回访等环节中。从2011年至2020年3月,项目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35个县(区、旗),发放超过68万个“温暖包”。

2016年,壹基金“温暖包”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筹款。2020年“99公益日”,项目收到公众捐款超过648万元。通过平台项目反馈,公众还能查阅受益人受益情况、善款使用情况、财务披露、项目执行进度等。

 “诺亚方舟留住家园”村民不再因生计砍伐树木

横断山脉的三江并流区是中国境内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曾因无节制开发,破坏了动植物的家园。阿拉善SEE基金会将养蜂和种植中草药作为生态扶贫切入点,设计了可持续发展公益项目——“诺亚方舟留住家园”。

2015年以来,阿拉善SEE基金会为当地3000多人次开展了50余次培训,并完成了教材开发,发放2000多套。在此基础上,捐赠4000余个活框蜂箱和14.1万株药用植物种苗。与丽江高山植物园合作,通过“自立自渔”方式挑选养蜂骨干,成立9个养蜂草药互助组,帮助村民增收。养蜂和种植中草药,促使村民不再因为生计砍伐树木,因为他们认识到:植被越好,蜂蜜越香,价格越高。良性循环就此形成。

 “诺亚方舟留住家园”项目的实施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的筹款项目。2020年“99公益日”期间,项目筹款金额416.83万元,获得8.4万余份公众捐款支持。而据“99公益日”数据显示,生态扶贫类项目的用户平均捐款额是所有类型项目中最高的。

用互联网挖掘更深层次的脱贫动能

本报记者 周 亮

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公益慈善组织责无旁贷。日前,记者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基金会)参与脱贫攻坚的理念与行动等问题,采访了腾讯基金会副秘书长傅剑锋。

记者:腾讯公益平台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傅剑锋:腾讯公益平台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她开创并引领了中额捐助和“捐行为”等微公益潮流,从而极大降低了慈善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

目前,腾讯公益平台10元以下小额捐助占所有捐赠笔数的50%以上,说明公众的慈善意识被充分激发。除了捐款还有“捐行为”,比如微信捐步、捐祝福、捐写字、捐笑脸等。此外,我们还在探索“捐技术”,通过腾讯的技术能力,解决社会痛点,给慈善组织赋能,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运行能力。

今年“99公益日”,我们在玩法上也全面升级。不仅改进了“小红花”“一起捐”等产品的用户体验,还推出公益消费券、订制接龙、直播公益等新玩法。对外,与近万家公益慈善组织、上万家爱心企业合力。对内,微信支付、微信视频号、腾讯新闻、QQ、看点、腾讯云等27条腾讯旗下业务线开放资源,设计公益互动方式。同时,腾讯基金会还继续投入了2.99亿元的项目配捐和1亿元的非定向配捐。

无论小额捐助还是捐行为、捐技术,腾讯公益平台所希望的是扩大慈善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门槛降低、简单易行,并且真实可信,公众就会认同小善可积大爱,慈善力所能及,进而形成健康的、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能够对人的心灵产生正向激励和价值凝聚的慈善文化。这样的慈善才能扎根到我们生活的土地里。这个时候,我们再谈人人的慈善、人人的脱贫攻坚、人人的全面小康,就有了个人与社会的内在驱动。

记者:说到腾讯基金会的扶贫工作,“腾讯为村”(以下简称“为村”)被经常提及。“为村”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有哪些意义?

傅剑锋:“为村”是腾讯基金会旗下一款致力于服务农村,连接农村信息、情感和财富的平台。“为村”将村友圈、议事厅、书记信箱、扶贫干部日记等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它助力脱贫攻坚,更助力乡村治理,提升农村党建水平,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样本。

最让我感动的是“为村”在连接情感方面发挥的作用。在一次调研中,我得知一个案例。一位在外务工的妈妈看到村民发在“为村”的照片,图说是“村里一直没钱修路,大家想想办法”。照片上是雨后泥泞的小路,背着书包的孩子艰难行走。这个孩子正是这位妈妈留在村里的女儿。这位妈妈打电话问村干部,能不能集资修路。村民们在“为村”充分议事、产生共鸣、破除阻碍,最终把路修好了。

这就是腾讯的扶贫产品,它不是简单连接信息,而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走向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乡村治理。只有做好乡村治理,才能人心齐、乡风振、村庄兴,富起来才不是问题。

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腾讯基金会是从慈善意识培育和自治动能激发两个层面来助力脱贫攻坚的?

傅剑锋:可以这么说。腾讯基金会的理念,不是为了捐款而捐款,而是要激发受助群体的发展愿望与内在驱动。

一方面,腾讯基金会通过线上“为村”和线下帮扶,不断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方式;另一方面,利用腾讯的产品技术能力、信息透明能力、筹款能力等,全方位支持慈善组织的扶贫项目、激发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

今年“99公益日”,扶贫仍是重要的主题。腾讯公益平台推荐项目的第一栏,就是“脱贫攻坚,迈向美好生活”。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公众通过在腾讯公益平台等互联网募款平台助力扶贫项目,认识到脱贫攻坚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和行动。一个人哪怕是只捐一步、只捐一块钱,也是在用行动参与、支持脱贫攻坚。国家的大议题和普通人的小行动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

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