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人阅读
拥抱技术公益 引领社会创新
——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嘉宾观点摘编
“技术,有利于创新公益服务模式。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社会公益领域广泛应用,让公益项目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优体验。技术,有利于提升公益行业效能。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我们的机构治理更加规范、项目运营更加透明,捐赠人服务更加优化,专业能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每一项发明、每一个产品都应该同时关注其经济、社会、环境价值,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等前沿科技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共同倡议、共同行动,拥抱技术公益,引领社会创新。”
这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等17家行业代表,在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联合发出的倡议。此次峰会以“数字有新益”为主题,在主论坛及10场分论坛中共有104位嘉宾展开跨界对话,共商数字时代下的公益新使命,共创技术公益新生态。
关键词:公益效能
数字的自益、互益与公益
郭凯天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
数字有新益,到底新在哪、益在哪?第一个层次,数字自益,即借助数字化技术,让人们靠自己、靠工具,过上体面的、自主的生活。例如,中国有超过2780万听力障碍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使用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调整,一次的开销就不小。在过去,他们不可避免要求助他人。但现在,借助AI技术,通过一款30M(兆)的辅听APP,听障朋友就可以自助解决。第二个层次,数字互益,即为助人者持续提供数字化手段。如,疫情期间,腾讯公益与深圳团市委专门开发了一个“志愿深圳”小程序,帮助全市超过270万名志愿者快速、高效地参与志愿服务。第三个层次,数字公益,即通过体系化的平台,把善意连接成一张流动的、数字化的网络,从而让每个人的公益理念、责任感凝聚起来。数字技术可以实实在在地降低行善的成本,提高公益效能。比如,万科公益开发的中国城市垃圾地图项目,借助互联网以及数字化分析,协助城市、社区落实垃圾分类政策,推动垃圾产业相关信息公开及合规,提升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
数字技术为慈善组织间合作协同提供平台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
联合劝募是公募慈善组织与非公募慈善组织的重要工作,慈善组织间有效协同的达成,需要保障人员合作、流程对接与数据连通,数字化技术为这些工作需求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打通组织间屏障,促成合作的顺利进行。
数字技术使慈善事业更易被触及
Christopher Marquis 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Sinyi中国管理讲席教授
在中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捐赠过程中以特别的方式进行在线协作。这正在迅速改变中国慈善的运作方式,在多方之间架起新的桥梁,并拉近捐助者与特定受捐项目之间的距离。数字基础设施使慈善事业更易被触及,且政府也正通过制定指导方针和政策来积极参与并支持该行业,这为公益慈善行业的成熟和可持续发展做好了准备。当然,公益慈善行业还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赢得和维护公众信任、建立高效的运营方式和透明的报告标准,以及招聘和留住顶尖人才等。
金墩墩公益慈善拍卖见证互联网贡献
武大靖 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奥运冠军
今年2月5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我和队友们拼尽全力为中国冬奥代表团勇夺首金。所获得的这只“金墩墩”见证着我4年的经历和在赛场上的拼搏,是给予我的一份肯定。然而我想它的使命不只这些,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在互联网公益平台启动金墩墩公益慈善拍卖专场,拍卖当天让我大吃一惊,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热心人士参与,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贡献。我将拍卖善款直接捐赠至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大靖冰雪公益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为乡村青少年完善冰雪运动条件,多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场地,让他们在童年时光尽情享受冰雪的快乐,这也是我的初衷。公益是条很长的路,“大靖冰雪公益计划”只是一个代表,期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来。
关键词:规则规范
数据捐赠行为必须出于捐赠者自身的选择
Lucy Bernholz 斯坦福大学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数字社会创新实验室主任
除了时间和金钱等可供捐赠外,慈善事业即将迎来数据捐赠这一议题,探讨数据捐赠规则,经由哪些组织、采取什么保护措施等问题很重要。数据捐赠行为必须出于捐赠者自身的选择,被捐赠的数据也不能用于下游目的或除捐赠者同意之外的任何其他用途。慈善事业可以集思广益,研究制定数据捐赠的规则和规范。同时,慈善事业在助力数据捐赠实践和创新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如为实现数据捐赠公正、数据安全技术提供资金等支持。
关键词:公益生态
互联网与公益事业创造性结合
构建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公益生态
吴红波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公益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互联网与公益事业创造性结合,构建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公益生态。如腾讯公益平台上运动捐步、沙漠植树、网上捐书等创新模式,让公益活动人人触手可及;线上公益、在线文档、电商平台等数字产品和服务,助力了资金筹措、信息对接、资源调配等环节的联动。互联网技术增进了公益慈善参与的便捷程度,提升了公益慈善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公益慈善的交流合作,传扬了公益慈善的文化理念。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探索,也为世界提供了新鲜的中国样本。
共享共担是互联网共生共创的基础
金锦萍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
如何在互联网公益视角下理解共享和共担?互联网公益事业中包含很多元素,也涉及很多环节。如果在某一环节里出现负面事件甚至违法违规行为,整个行业生态链都将因公信力下降而受到影响。公益的损失不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损失,资金在公益行业里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通过互联网流动的资源最终去了哪里,有没有改变我们原来想改变的问题。因此,共享共担是互联网共生共创的一个基础,也是它的归宿。只有当公众意识到,每个人对未来社会有一种共担的责任,也有共享的权利,才会激发出公众共生共创的热情。
关键词:社会治理
坚持创新向善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
创新向善对于企业,特别是对大型科技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第一,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全国14亿多人口都是企业真正的消费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坚持创新向善,就可能失去庞大的消费市场。第二,如果企业不能做到创新向善,就可能促使第二次分配早熟,那么就会在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上产生一些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际上会失去一些良好的经营环境。因此,企业只有坚持创新向善,才可能兼顾效率与公平。
数字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
黄浩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数字治理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怎样有效地利用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技术、大数据等,不仅是技术的应用,也是使协同成为可能的载体。
社会组织借助数字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罗文恩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有三:一是要大力培养专业型社会组织或职业型的人才,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效率;二是智慧城市,在物理建筑信息模块当中,把社会治理的信息加载进去,提高社会组织的具体效能;三是要打破数据壁垒,如不涉及敏感数据,政府部门也可以和社会组织进行共享。
数字化使社会问题处理更加稳妥
张 亮 香港赛马会慈善及社区事务执行总监
数据的不透明不及时不分享,会造成有心有能力的志愿者、社会组织发力不准,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如果能够实时分享透明的数字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引导不同的社会组织投入相应的工作,凭借前期对数据的掌握,可以使社会问题处理更加稳妥。
关键词:公益人才
提升公益人才数字素养是公益智慧化的基础
丁文锋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益智慧化是大势所趋,是公益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公益智慧化的根本路径在于科技驱动、实现信息技术与公益活动的融合发展,同时要做好组织创新、方式创新和治理创新。公益智慧化,关键在人才,加强数字人才与公益人才的相互融合是关键,大力提升公益人才数字素养是基础。
慈善公益人才培养
能助力提升公共服务实力
刘益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公共服务是一流人才大有可为的领域,公共服务是正在崛起的主流事业。传统的慈善公益作为公共服务的一个特定领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公益事业面临人才困境,公益组织要做好人才的培养、甄别和评价工作,让一流人才及时胜出,快速提升我国的公共服务实力。
建立机制,推动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彭艳妮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公益行业的数字化发展程度跟企业、政府部门相比是比较落后的,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针对智慧公益人才,要建立培养、转化、评价、认定的相关机制,让专业的人才脱颖而出,并得到成长。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
马蔚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最大的公益。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实现SDG各项指标(2015年联合国通过倡议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数字新公益”的内容之一。一方面,必须消灭信息孤岛,填平数字鸿沟,通过互联网联结一切愿意参与公益事业捐赠的人,在增加社会捐赠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解决实现SDG所需的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搭建互联网数字平台,让资金和项目能够信息对称,让影响力投资者可以对项目进行充分分析,可以有选择、可评估, 通过数字赋能、通过互联网,在推进影响力投资方面,解决SDG大部分资金缺口问题。当然,影响力投资项目需要量化评估,可以通过科技赋能、互联网创新,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
技术公益助力生态文明
朱春全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总负责人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将帮助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及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等一系列挑战。我们应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公益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优势。除了企业行动之外,我们还应致力于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使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强化行动保障机制,扩大行动影响力。当前全球正在全方位地共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安全、气候变化等重要议题,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考虑各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目标,通过深入研究,助力中国实现食物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多目标的协同增效,实现在生态文明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