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中共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委员会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

2021-02-04     人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中共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委员会(以下简称“综合党委”)全面动员系统内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帮扶工作,助力全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地区脱贫攻坚。2018年以来,综合党委动员所属社会组织近500家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项目百余个,总计投入1.89亿元。

一、主要做法

(一)发挥政治引领。综合党委聚焦脱贫攻坚这一重要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开展困难群众精准救助工作上来,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紧密围绕决胜全面小康,积极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党员及其从业者,积极参加、主动作为。把脱贫攻坚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举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社会组织集中捐资助学暨健步行”活动,52家联合党委所属社会组织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为张家口市和乌兰察布市贫困家庭学生捐款57.3万元,300余家社会组织认领捐款1090万元,捐物折合480万元以及价值1400多万元的公益项目和服务,充分展现了党组织在社会组织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二)搭建桥梁纽带。充分发挥联合党委、社会组织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聚合效应,全力推进扶贫工作。2020年,市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一联合党委设立专项京冀防贫救助专项基金,动员所属30余家基金会捐赠20余万元,并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和所属基金会赴衡水市冀州区调研,签订养老服务、困境青少年帮扶救助、殡葬服务等五个方面项目。

(三)推进精准对接。梳理联合党委所属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受援地区民政部门的沟通交流,实现贫困地区扶贫需求和社会组织资源供给有效对接。组织联合党委参加脱贫攻坚和精准救助推介活动,前往河北、新疆等扶贫协作地区开展调研交流,实地了解当地脱贫攻坚项目开展情况和资源需求情况,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主要成效

(一)推动受援地区经济增长。综合党委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业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独特优势,积极参与贫困地区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等多方面的帮扶工作。产业帮扶方面,市商业服务业行业协会第五联合党委所属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在贫困县河北蔚县投资建设生猪扶贫标准化示范场,7762户贫困家庭通过入股养猪脱贫增加收入。教育帮扶方面,市文化教育领域基金会第一联合党委所属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在青海、甘肃、江西等地区开展“悦读成长计划”项目、“一对一助学”项目,截至目前已资助乡村中小学1489所。健康帮扶方面,市医疗健康领域基金会第一联合党委所属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依托江西萍乡等地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建立了8个康复中心(站),组织进村入户心理干预尘肺病患者3万余人次。就业帮扶方面,市养老领域社会服务机构第二联合党委所属北京市爱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河北、内蒙的十余个贫困市县签订家政服务人员供需对接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为2000余人提供就业机会,就业率达50%以上。

(二)彰显社会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自2018年综合党委动员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联合党委、社会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在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动员力量、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按照综合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动员和持续动员,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参与平台,畅通信息对接渠道,为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救助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快速响应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号召,积极参与挂牌督战村结对帮扶;组织联合党委所属7家基金会对市民政局定点帮扶村——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下马岭村发起成立北京市首家以联合党委命名的专项基金——北京市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京郊帮扶专项基金,首次启动资金60万元,制定了《京郊帮扶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京郊帮扶专项基金捐赠协议》等文件,凝聚了行业合力,提升了联合党委凝聚力号召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发挥联合党委政治引领作用,统筹衔接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动员各领域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二是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挖掘北京社会组织党组织中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发挥联合党委和基层党组织中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救助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推树典型,深度挖掘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联合各类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扩大影响力。对能够体现和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特点的典型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复制,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