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人阅读
“小青菜联盟”,这个平台吸引集纳了浦东、杨浦、宝山等区的青年社会组织,并对接了多家市郊蔬菜供应基地、合作社,为封控社区困难人群和养老院提供新鲜果蔬配送。这个由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创设的平台,因集纳了多项社会服务,解决了很多老人的迫切需求。
复杂严峻的防疫形势下,枢纽型社会组织扮演着“连接器”作用,一端连着无数居民区,另一端连着各类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高效对接供需,让各类服务实现“集单”供应。全市层面,1.7万家社会组织纷纷投入抗疫一线各展所长,为老服务、心理照护、特殊困难人群关爱、物资保障……助力兜住民生,化解矛盾。来自市民政局数据显示,全市累计投入近8000多名医务社工、社区社工、儿童社工等纷纷开展防疫宣传、心理疏导、保障支持等专业服务。
上海为老服务社会组织纷纷开辟线上关怀服务,定期询问老人困难,也抚慰他们的心理焦虑。自3月底相关服务开通以来,上海华龄涉老产业发展中心已帮助不少老人解决生活难题。
王老伯的心脏类药物已停药三天,但他不好意思求助别人。得知王老伯需求后,社工们立即组织了线上小组会议商讨解决方案。他们首先将王老伯的医保卡实现线上绑定,然后在诸多网上药店寻找王老伯所需要的药品,帮助他实现网上登记信息、网上下单。同时,他们联系上王老伯所在居委会,请社区干部帮忙把送来的药品递送上门,最终顺利解决该问题。
各大心理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开通免费热线,接受个案心理疏导,缓解公众及抗疫一线人员的焦虑情绪。
以上海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为例,其专门派驻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的社工,配合安抚社区居民。同时,开展线上24小时防疫心理热线服务。
一通通电话里,人们各自讲述着不同的焦虑。有人住在阳性患者的毗邻楼栋,天天不敢开窗担惊受怕;有人既要居家办公处理繁杂工作,还要看顾着上网课易分心的孩子。静心倾听,以同理心安抚,并找寻资源支持……心理援助社工们以专业方式,让人们得到心理慰藉。(王嘉旖)
来源:文汇报